华西都市报 -A17 特别报道-
A17 特别报道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A17特别报道
  • ·与时间赛跑,不断挑战技术“无人区”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

与时间赛跑,不断挑战技术“无人区”

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

  3月29日,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封面科技主办的“榜样中国·2021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成都双流举行,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荣获“2021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奖项。
  白衬衫、黑西装、一头整洁的发型,李飚日常的着装标配总是严谨端正。工作中的他亦是如此,对细节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
  对于处在航空产业重要环节的海特集团来说,疫情带来的影响远比想象中深远。这一年,作为领头羊的李飚带领企业加速与时间赛跑,保持了民航技术服务项目和业务量的持续增长。而在高性能集成电路领域,2021年,海特在国内率先发布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5G毫米波高端芯片制造工艺,攻破车规级芯片制备的多项技术,展现出了强大“芯”能力。
  “我相信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李飚告诉记者,他还要在前沿技术领域继续“折腾”下去,“我始终觉得人生一定要向前发展,不断地去塑造一些新目标,不断挑战新目标。”

谈新的收获
认清不足,保持不断挑战

  “由于疫情和整个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过去一年我们对市场的认识更深刻了,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问及2021年有何收获,李飚思索片刻说道。
  经济调整的时候,也是企业从自身找问题、实现自我提升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李飚直言,过去在制定企业发展目标时有些过于理想化,对风险的认知不足。平日里很少有机会能够停下来深刻反思,疫情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推动他对产业进行重新认识,并及时作出战略调整。“当我们做出有效的经营策略调整的时候,也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我们活了下来。”
  不过,在向一些新兴领域发起冲击时,海特仍然面临着挑战。李飚说,面对国内众多科技巨头,海特还是一家“小公司”,在发展方向和资源调配能力上还存在一些矛盾。产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养分,包括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实实在在的人才、资金、政策资源,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共同形成合力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但当这些东西摆在我面前时,如何组织好我们还需要学习,加强资源的调配能力。”
  不仅如此,突破能力和抗摔打能力“两手也都要硬”,一旦瞄准目标,要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准确拿下,并且做出成绩,背后需要资金的推动,需要获得产业资本的认同。同时,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障碍,摔倒后要能爬起来,还能继续向前。
  “这很难,但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我希望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心态。”李飚表示,不过挑战的方式可能会改变,过去是“自己在一线干”,现在是“支持一线干”。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要支持那些愿意干、想干的、又有能力干的优秀人才。
  而这一年最让他感到欣喜的是,公司内部更加团结,包括生产与技术人员拼劲更足了,并且在一些创新性的领域有所突破,“这说明团队的弹性和张力是足够的,也让我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谈自主创新
挺进技术“无人区”取得新突破

  正是因为团队的努力和拼搏,2021年海特集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高性能集成电路领域,海特立足核心产业自主可控,突破关键科技瓶颈。在全国率先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5G毫米波应用芯片,攻破车规级芯片制备的多项技术,实现了新能源充电桩芯片的全面量产。
  在航空工程技术领域,围绕国家重点核心装备研发与制造任务,全年交付4大类新品530台套,航空发动机完成110台套交付任务,并实现飞机大修交付93架次。同时,成功研制首台“中国制造”D级波音737 MAX全动飞行模拟机,打破国外市场垄断。
  这些成绩数据的背后,透露出一个关键词——“突破”。李飚总结说,这也是海特近几年来最大的一个变化,“原来是在新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创新领域有所发展,现在则是在一些技术‘无人区’进行了挑战。”尤其是在氮化镓、砷化镓、光电三个专业方向,2021年都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产能、订单齐创新高。
  过去大家可能更多关注到的是海特在航空工程技术应用方面的成绩,如今,它的“芯”能力也越来越多地被注意到。事实上,海特从2014年就开始在集成电路方面布局,2015年公司前瞻性投资建设高性能集成电路第二/三代化合物芯片生产线,积极把握国家科技创新红利和行业发展新机遇,实现了在化合物芯片研制方面的领先地位。
  “其实,海特从来就是一家技术研发公司,最近我们在集成电路方面的一些投资和发展,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大家才发现原来我们在做这件事。”李飚对此感到欣喜,正是由于在产品应用和技术方面的突破,让大家对海特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同时,他强调,海特从来没有放弃过在科技领域方面的投资,以及支持更多创新团队的发展,未来也会一如既往这样做。

谈社会责任
卸任代表后仍要为民企鼓与呼

  除了发展企业和专注研发创新,每年春天,李飚都要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履职全国人大代表五年来,他关注减税降费、电信诈骗防范、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改善、国家核心科技自主可控等话题,积极推动民生热点、产业环境的改善。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代表,李飚一直把为民营企业发展“鼓与呼”、为实体经济建言献策,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
  他强调,在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中,民营企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把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跟国家发展能够契合的,能够作出贡献的东西,提出一些建议意见,既是正常履职,也是我为民营企业发声的一种方式。”
  他还是民营科技企业的代表,除了关注民生发展和民营企业发展,更关心民营科技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成长状态。
  记者注意到,早在去年全国两会上,李飚就曾提出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参与高端装备产业链建设。在他看来,把握国家科技装备供应链安全,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其中,推进高端装备的国产化替代已成为科技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
  今年全国两会,他进一步提出,民营科技力量已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科技龙头企业有产业示范、带动产业链发展的作用,建议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并在税收方面给予支持。
  “我们每年提出的建议,其实国家的各个部委都非常重视,有一些也被采纳。”李飚对此很骄傲,虽然今年是履职的最后一年,但他表示今后仍然会通过各种渠道继续建言献策。“这无关代表身份,而是一辈子都应该去做些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