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天下-
A9天下
  • ·上海2人因防疫不力被问责
  • ·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7例 不排除出现续发病例可能
  • ·吉林省本轮疫情累计出院确诊病例17859例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上海市纪委监委通报2起疫情防控不力典型问题

上海2人因防疫不力被问责

▲4月7日,工人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作业。
  新华社发

◀4月6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医护人员为新转运过来的感染者安排床位。
  新华社发

  4月7日,上海市纪委监委通报2起疫情防控不力典型问题。
  1.上海机场集团下属虹桥公司消防急救保障部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水飞在疫情防控中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李水飞在3月24日紧急转送一名机场委外单位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员工过程中,消极推诿、缺乏担当,导致转运进程迟滞,造成不良影响,被撤销党内职务和行政职务。
  2.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党支部副书记、院长周宝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管理不严、处置不力问题。周宝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未正确履职,导致该中心浦东分中心多名病人、员工感染,造成不良影响,被免去党内职务和行政职务,接受进一步调查处理。
  通报中称,当前,上海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正处于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关键时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全力以赴,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彻底的措施、更迅速的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好,按照孙春兰副总理在上海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时提出的要求,全力投身这场严肃的抗疫斗争,增强刻不容缓的紧迫感,强化雷厉风行的执行力,提升坚决落实的责任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

专家分析
上海无症状感染者
为何持续高位?

  据上海市卫健委4月7日通报,4月6日0至24时,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2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660例,其中15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2例确诊病例和19027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期。针对当前上海无症状感染者持续高位的原因,专家认为上海市民不用恐慌。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表示:“我们广大的市民不用恐慌,这是比较符合传染病主动发现的平台期短期内病例数明显增长的现象。”
  上海市从6日开始又开展了新一轮的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那么,这轮筛查对目前的疫情工作有怎样的意义呢?瞿介明说:“3月28日起,浦东、浦南及毗邻地区近千万人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迅速展开。4月1日3时起,上海黄浦江以西地区进入全面封控,开始核酸筛查,涉及人口约1600万人。我们本着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这样的原则,把传播源、传染源能够第一时间非常有效地阻断,这在疫情防控当中是极其关键也是极其有效的。”
  为及时发现隐匿感染者,上海本轮检测采取的是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两种,这样的分层分类筛查是如何进行的呢?
  对此,瞿介明表示:“在之前开展的核酸检测当中,如果小区、楼宇里面有阳性的感染者,我们会第一时间把他应收尽收,第一时间把传播源转移。之后还要进行新一轮的筛查,把可能还存在的隐性感染者第一时间筛查出来。五天内某个区域或某个小区没有发现阳性感染者,那么再用抗原检测。如果抗原检测出现阳性,我们马上做单管的核酸检测确认。用这样一个方法,可最大程度、最有效地把隐性感染者筛查出来。”

应收尽收
继续改建增设方舱医院
分级分类收治阳性感染者

  记者从4月7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7日上海将继续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同时,继续改建增设方舱医院,按照国家诊疗方案,对阳性感染者进行分级分类收治。
  本次疫情以来,上海已陆续启用一批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目前,还在继续将一些大型公共设施改建为方舱医院,如国家会展中心改建后可以提供4万余张床位,努力实现感染者应收尽收。
  目前,上海正按照国家诊疗方案,对阳性感染者进行分级分类收治。定点医院优先救治普通型及以上确诊患者,以及部分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包括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需要重点照顾的群体,或伴有慢性疾病。针对轻症和普通型患者,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对症处理,辅以中药治疗。对老年患者、有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的患者,密切监测,提前预警,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给予调整机体免疫、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脏器功能等综合治疗措施,阻止疾病的重症化趋势。
  方舱医院主要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隔离观察和随访他们的病情是否发生变化,积极开展中医药干预,调整提高身体机能,并在必要时及时转送定点医院。
  此外,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江苏省、浙江省各紧急为上海市提供隔离房源3万间,总量为6万间,用于上海市密接人员隔离使用。
  据介绍,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孕产妇等8类不适宜跨省转运集中隔离的特殊对象,不在跨省转运名单之内,上海市将在本地妥善落实集中隔离场所。

保障供应
全力以赴做好生活物资供应
保障特殊人群需求

  目前,上海正在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做好生活物资供应工作,在化解共性问题堵点的同时,保障老人、母婴等特殊人群的生活物资需求。
  上海市副市长、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生活物资保障专班负责人陈通在4月7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坚持疫情防控和生活物资保障同部署、同落实,针对市民反映的各类问题,都是连夜召集会议、想方设法推动解决,上海正在全力以赴做好2500万人民的生活物资供应工作。
  陈通说,在各保供机构共同努力下,目前上海市米面粮油肉的储存储备比较充足。同时,上海也已经锁定备足市外蔬菜、猪肉等货源,随时可以调运到上海。因为疫情防控,在商超、菜场还无法正常营业的背景下,电商平台末端配送能力也明显下降,导致“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矛盾突出。
  陈通介绍,上海将努力解决采配效率不高的问题。坚持以“集采集配、平价套餐”作为保供的主要方式,对接超市卖场、电商平台、团餐配送等各类保供企业,积极组织货源,扩大备货规模,推出保供套餐,最大限度地覆盖市民的基本需求。以“居民下单、商超配单、志愿者送单”的形式,通过居委会、社区物业、业委会,汇总居民订货需求,全力保障市民生活需要。
  

综合上海市纪委监委网站、新华社、央视、上海市卫健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