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要闻-
A5要闻
  • ·在藏北草原 守望“高原精灵”
  • ·四川报业博物馆建设项目监理服务招标公告
  • ·过去的贫困“锅底”正筑起教育“高地”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过去的贫困“锅底”正筑起教育“高地”

  “沿着怒江大峡谷行走,经过的每个乡镇、村寨,最漂亮的建筑几乎都是学校。”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格力小学校长吴金凤自豪地说,“我们小学就是其中之一。”
  坐落在怒江边的格力小学于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是广东省珠海市为泸水市维拉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援建的配套学校,目前在读学生486人,其中大多是傈僳族,约一半为脱贫户子女。
  怒江州曾是我国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当地不仅山高谷深、自然条件恶劣,人均受教育年限低、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更是制约当地发展的主要因素。
  自格力小学建成以来,珠海市连续数年派骨干教师到这里支教,帮助学校组建了校园广播站、足球队、合唱团。吴金凤说,“最大的改变是,孩子们眼里有光了。”
  不仅在怒江,近年来,云南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逐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18年底,全省中小学、幼儿园C级校舍加固改造工程任务全面完成,彻底告别了C、D级危房。
  与此同时,云南农村地区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在迅速提升。今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云南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达71.17%。
  地处乌蒙山腹地的云南省镇雄县,曾是我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的县。这里曾经是贫困“锅底”,如今正在筑起教育“高地”。2016年,镇雄县与云南师范大学合作创办的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投入使用,引入由云南师范大学10人组成的专家团队到镇雄办学。2020年和2021年,这所高中连续两年本科上线率100%。其中,2021年一本上线率90.1%,有246名学生考入“双一流”高校。该校2021届毕业生李祥勇家曾是贫困户,经过数年寒窗苦读,他考取了北京大学医学技术类专业。
  在云南偏远山区,越来越多的学生像李祥勇一样,有机会走出大山、追寻梦想,也有越来越多学生在学业有成后回归家乡,接力播撒希望的种子。
  29岁的周云丽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第一届学生。2015年,她大学毕业后原本已应聘到一所中学教书,但听说母校缺数学老师后,她毫不犹豫以代课老师身份回到华坪女高教书,直到一年后才转正。
  如今,她和华坪女高的许多老师一起,接过了校长张桂梅手中的接力棒。“张老师一直期待着有女高学生能考入清华、北大,我想帮她实现这个愿望。”她说。
  前不久,云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宣布,将从全省一级一等和一级二等普通高级中学中遴选一批学校,以组团帮扶的形式选派500名教师,助力云南27个国家级和30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提升中学教育教学质量。
  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云南大山里的教育之变仍在继续。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