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见证天府国际机场“神鸟展翅”飞全球
俯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陈成摄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设计总负责人、中建西南院总建筑师邱小勇 雷远东摄
华西集团四川省场道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曾斌 四川场道供图
陈成(左一)和他的团队。受访者供图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指出,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的前列”等重要指示,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开放格局,大力实施全面开放合作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等国家战略,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傍晚时分,天空被一缕缕霞光染红。高空中,一架飞机正在降低飞行高度,云层下,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若隐若现,展翅欲飞。
“很漂亮,当初的设想都实现了!”4月12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设计总负责人、中建西南院总建筑师邱小勇向记者讲述天府机场投运后,一次坐飞机回成都看到的画面时,仍难掩激动与兴奋。
对于邱小勇和他的团队来说,天府机场不仅是一个雄伟壮观的建筑,也是倾注了多年心血与热情的作品。过去5年,他见证“神鸟”缓缓展翅,逐梦蓝天。“很兴奋,看着纸上的图案变成实物,并且完成度非常高,这是天府机场所有参与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他说。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历经5年建设,于2021年6月27日成功投入运营,让成都正式进入“双机场”时代,一跃成为中国大陆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
和邱小勇一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见证天府机场由蓝图变为现实,拔地而起成为成都地标性建筑。5年来,他们被“神鸟驮日展双翼”的壮美场景震撼,也更加憧憬“四川拥抱新机遇,加速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高地”的美好新未来。
3月27日起,民航进入夏秋航季,天府国际机场正式迎来开航投运后的第三个航季。根据转场计划,天府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数量增加至32家,航线网络更为丰富,日均计划航班量约830架次。
有时,邱小勇会从天府机场出发,飞往全国各地出差。“真的很便捷,乘坐地铁从成都地铁18号线世纪城站出发,不到40分钟就能到航站楼,然后从安检到登机口差不多只需20分钟。”刚说完,他笑着补充了一句,“当然,我是提前在手机上值的机。”
这个地方,对于邱小勇来说太熟悉了。从规划设计到工程竣工,他全程参与其中。虽然参与过重庆江北机场T3航站楼、成都双流机场T2航站楼以及青岛新机场等机场的设计,但他直言,“天府机场是我参与设计的机场中,规模最大、难度最大、运用新技术最多的。”
时间拨回到2015年6月。中建西南院联合体设计的天府国际机场“太阳神鸟”方案,力压来自全世界的六个竞标方案联合体,唯一获得专家全票推荐。
“我们的设计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美。”邱小勇说,他们将成都及四川的文化气质融入到设计中,设计了4座如“太阳神鸟”形状的航站楼,远远望去,就如同“太阳神鸟飞了下来”。
在建筑构型上,从30多种构型方案中选择了“手拉手”造型。这一构型既能很好地解决天府机场的高近机位率、宽体机近机位数量多、旅客步行距离、空陆侧用地均衡等问题,还能节省旅客中转时间。
在具体设计中,天府机场涌现了多个“最”:拥有亚洲首家机场无人驾驶PRT(个人捷运交通)系统,用于连接T1、T2航站楼和远距离停车场;采用高速小车行李传输系统,首次尝试预分拣行李系统,高效便捷地传输行李;航站楼被地下高铁轨道斜穿,工程设计和建设难度被誉为“巨人脚下踩鸡蛋”……
5年来,看着天府机场一点点由蓝图变成现实,邱小勇兴奋地说:“天府机场不仅是交通枢纽,也将成为成都及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曾斌也参与并见证了天府机场的变化。他是华西集团四川省场道工程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曾参与北京首都机场、成都双流机场改扩建等建设工作。2015年底,四川场道成为首批进入天府机场的施工单位。“当时距离天府机场正式开工还有半年左右,我们是去为施工做前期准备工作。”他说。
曾斌还记得第一次到达天府机场场地时的场景,“当时那里还没有路,交通不方便。到了之后发现,周边杂草丛生、沟壑纵横。”
2017年初,天府机场开始飞行区的建设,四川场道主要负责西一跑道的修建。按照规划,西一跑道长4000米,宽75米,是天府机场“两纵一横”3条跑道中最长的一条,可起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空客A380。
西一跑道的建设任务主要包括跑道地基处理及土石方工程、道面工程、智能监控工程、助航灯光及供电工程、跑道消防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
据统计,西一跑道建设期间,土石方施工削平山丘70余座,处理冲沟百余条,完成填方总量约3600万方。曾斌说,施工高峰期,每天上百台挖掘机同时作业,“周边还有其他施工单位,整个一大片同时施工,场景很壮观。”
建设过程中,西一跑道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方面创造了国内多个“首次”:国内首次跑滑系统均采用道面沥青复合层新型工艺施工,具有隔离、防水、抗冲刷和应力缓冲等功能,使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具有使用寿命长、养护工作量小和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全国首次全场采用深桶灯安装新工艺的内陆机场,不仅节约成本、绿色环保,还对助航灯光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标准;全国首次采用智能跑道系统技术的4F级跑道,可通过智能化设施,对跑道性状进行实时采集、统一管理和分析预警……
2020年9月23日,西一跑道顺利通过预验收。当晚,天府机场举行了西一跑道完工·助航灯光亮灯仪式。现场,6335盏助航灯全部点亮,灿若星河。“建设过程很辛苦,但看到助航灯亮起的那一刻,感慨万千,为自己能参与这么宏大工程的建设感到骄傲和自豪。”曾斌说。
几年来,一群爱好摄影的年轻人也在记录“神鸟”的成长。90后摄影师陈成和他的团队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平时喜欢拍成都,一次在天府机场附近拍摄时,被机场建设的壮观景象吸引,团队一拍即合,决定记录天府机场的成长。
2019年,得到允许后,陈成团队开始了在天府机场的第一次拍摄。到达现场,陈成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当时还是一个大型工地,但已能看到航站楼成型的钢结构。”他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天府机场的庞大,“当时无人机已经飞了4公里,还没有从机场这头飞到那头。”
这也成为日后陈成拍摄天府机场的最大难点。“为了拍到好看的镜头,我们要提前做很多准备,包括预估天气、寻找点位、计算太阳的位置、从哪个角度起飞等。”他说,有时无人机要飞几公里才能拍到一个好镜头。
之后的3年,仅陈成一人就往返机场40余次。其间,他拍摄了晨曦中、夕阳下、星空里、风雨中,天府机场无与伦比的美丽。他也没有缺席天府机场的重要节点,记录了航站楼主体结构完工、跑道助航灯亮灯、机场真机试飞、大型综合演练等历史性时刻。
通过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陈成和团队见证了“神鸟”的成长过程。“同一个点位,我们隔一个月再去拍,就能明显看到变化,航站楼开始铺设幕墙了,跑道开始成型了……”
2021年4月27日,天府机场即将投运之际,陈成和团队再次前往拍摄视频。他记得那天天气很好,“日落时,西边的云层比较厚,晚霞特别漂亮,当晚的月亮也很大。”
于是,陈成拍了很多照片,并用20多张照片将天府机场画面合成了一个球形,与月亮遥相呼应。他还给照片取了一个浪漫的名字——神鸟映月。工作完回家后,他才得知,当天拍的月亮是2021年首个“超级月亮”。看到朋友圈都在晒“超级月亮”,他自豪地说,“我拍的月亮没你们大,但是我有天府机场。”
拍天府机场的那些日子,陈成走遍了天府机场的各个角落。“虽然我们没有参与修建,但看着天府机场的变化,我能深刻感受到作为一个成都市民的自豪感。”他说。
如今,每次去天府机场乘飞机,陈成就如同回家一样,“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