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草堂一课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以诗文为宴,招待八方来客,展览、讲座、沙龙等活动轮番上演,精彩不断。
妙染墨逸,金石灿烂。文人画,是一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综合艺术,而在这门艺术中展现出强烈个人面貌的,当代画家里面李强先生当属其中之一。在他的笔下,传统的笔墨、色彩与大自然的生命感受融为一体,以明丽秀润的艺术样式,传达出朴素旷达的意境之美。
李强,又名李妙染,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李强工作室导师。他注重笔墨、色彩、构成等创作语言的丰富与锤炼,赋予作品大气象,形成了独有的创作风貌。
不久前,花重锦官城——李妙染书画印作品展在草堂开展。此次展览精选其书画印作品50余件,作品内容和形式不拘一格,既有精品小件,又有大篇佳作,书、画、印作品皆精。书法作品笔法清晰,明快简洁,字形构成与章法变化天然成趣;绘画作品以没骨法成之,色彩绚烂,墨韵鲜活,朴素浪漫;篆刻作品线条粗犷而高古,金石气十足,呈现出一派天真野逸的趣味。展期持续至5月26日,观众到草堂可以欣赏其书画印作品。
巴山蜀水,人杰地灵,名人大家历代辈出,你可曾想过其中的原因?在这之中,著名汉赋家司马相如为大家所熟知,可在他的赋以及与卓文君的故事之外你还了解多少呢?论巴蜀文化,话文翁相如,今天上午,一场以“司马相如与文翁关系再辨析——兼论汉代蜀地文化名人大家辈出的原因”为题的讲座将在杜甫草堂博物馆精彩开讲。
主讲人何一民是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史、中国近现代史、四川地方历史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曾先后主持2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及多项国家和部省级重要项目。
博物馆是时间的桥梁,沟通着过去与未来;博物馆是空间的桥梁,连接着国际各端。今天,在草堂一课·听名师说通识教育公益课堂第三讲中,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倩倩将以“作为桥梁的博物馆”为题开讲。
李倩倩长期从事文物学与艺术史、博物馆学与文化遗产相关研究,在她看来,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也是为教育、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本期课程将博物馆的功能与职责作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相关案例探讨作为桥梁的博物馆如何联系起过去与当下,如何对个人生活、国家叙事乃至世界文化产生影响。
一首《成都府》,千秋绘蓉歌。这是杜甫来到成都写下的第一首诗歌,描绘出诗圣眼中这座古老悠久的历史名城的声与色。你可曾读懂那字里行间蕴藏着的别样内涵?
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与《草堂》诗刊主办的“草堂读诗——历史与现代的相遇”文化沙龙今天如约而至,大家不仅能听到《杜甫研究学刊》编辑对杜诗《成都府》的深入解读,还能伴着咖啡余香,在一众诗人书声琅琅之中,感受到诗意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