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 张海摄
剑门蜀道 张海摄
北宋名臣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他曾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不仅政治上的成就为人称道,在文坛名家辈出之时,他的文学成就也不容小觑。苏轼在《乐全集序》中说:“所与人主论天下事,见于章疏者多矣,……及其他诗文,皆清远雄丽,读者可以想见其为人,信乎其有似于孔北海、诸葛孔明也。”
张方平曾两次赴任益州,途中作有二十六首诗。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四川任职期间,提拔引荐“三苏”进入政坛,被后世传为佳话。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十一月,张方平知益州。赴任途中,他醉心于蜀道奇异妙绝的山水风光,有感于古迹的沧桑之变,精心创作出二十余首描述蜀地姿态各异的山水、登临怀古的山水纪行之作。
“中台分虎节,全蜀领龟城。山色二千里,水声三十程。烟村深谷火,云栈半空铃。野馆无钟漏,猿吟晓日明。”在《赴益部途中》一诗中先总写蜀川地势,紧接着描绘山势起伏、连绵不绝,水势一泻千里、山水相依的地理形势。炊烟绕着村落袅袅婷婷,山谷幽深,栈道高远,传来铃音缥缈。身处野馆,听得远处猿鸣,抬头望去,才发现明月已清辉撒遍。一派静谧意境,清寥宁静之意油然而生。张方平开启了令人心驰神往的入蜀之旅。
“烟外孤村通鸟径,云间盘道绕羊肠。”《青泥岭》中以“鸟径”勾勒出青泥岭高耸险峻,以“羊肠”比喻山路曲折狭窄,再以烟外孤村、云绕山间的美景修饰,寥寥数笔,几如画卷,使人联想;“乱石峥嵘散粟堆,飞湍奔泻万山开。轰空急若雷车过,振壑倾疑地轴摧。银汉势从天际落,云涛声破海门来。迸泉叠巘平生爱,欲转岩隈首重回。”《乱石溪》中“粟堆”表现乱石的错落有致,“雷车”比喻溪水的声势浩大、水高浪急,“银汉”比喻溪流一泻千里、波光粼粼的震撼。比喻运用贴切,生动描绘了乱石溪流湍急腾涌、惊涛拍岸的壮景;“向暮危亭上灯火,水精帘下烛房开。”《散水岩漱玉亭》中则描绘了瀑布溅起的水花萦绕成雾,在夕阳照射下形成绯红色的烟霞。与乱石溪的水相比,漱玉亭的水少了几分气魄,多了几分精巧。
除此之外,张方平还写了清风朗月的嘉川驿、林寒涧肃的飞岭阁、清幽宁静的青阳峡、鬼斧神工的药水岩、白练腾空的龙门洞……
《宋史》载,张方平少时聪颖,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入蜀路上沿途的古迹,也成为了他的写作题材。“深秀林峦都不见,白云堆里乱峰青。”(《雨中登筹笔驿后怀古亭》)筹笔驿在四川广元北,传闻诸葛亮曾驻军筹划于此。雨中的筹笔驿白云升腾,群峰苍翠,在云中若隐若现。诗人钦佩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为他功业未竟抱憾而感慨,对司马父子夺取天下进行了讽刺;“忽忽悲心自多感,铃声何事怆人情。”(《上亭驿》)上亭驿据说为唐明皇夜雨闻铃之处,诗人雨中在驿站停留,为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传奇而悲;“地维绝脉摧鳌足,天垒横霄壮井舆。谁轧祸萌通鸟道,古为风土感鱼凫。壶中日月邻方外,海内山河入帝图。过此益知方面重,万兵开府一寒儒。”(《剑门关》)先写剑门雄关的险峻山势,后写雄关处于入蜀咽喉关键位置的重要性。诗人广阔的胸襟,加上独特的想象与夸张,将浩瀚宇宙中的光辉日月与山河相连,营造出壮阔诗境。
北宋初,川陕地区曾爆发王小波、李顺起义。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正月,李顺率起义军猛攻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北宋朝廷派出大量军队,才平息了这次起义。到了至和元年(1054年)秋,当地盛传之前为宋军所败流亡南诏大理的侬智高将入蜀,使得四川人心惶惶、鸡犬不宁。“摄守大惊,移兵屯边,发兵筑城,日夜不得休息;蜀民大扰,争迁城中,贱卖谷帛以换金银,埋之地中;朝廷也发陕西步骑戍蜀,兵杖络绎,相望于道。”为稳定蜀中局势,朝廷命张方平为四川的最高行政长官,镇守成都。
张方平到达成都后,对侬智高侵蜀进行了非常冷静的分析,认为南诏离蜀二千余里,道险不通;侬智高所部复杂,不相统属,不可能举大兵寇蜀,决定“以静镇之”。他在入蜀途中,遇见陕西戍蜀兵卒皆遣还。一到成都府衙,就召回屯边之兵,停止筑城之役。至和二年(1055年)上元节,张方平命令城门通宵不闭。结果,如他所料,侬智高并未入蜀。此次事件,张方平表现出了他的睿智、明智和果断。嘉祐元年(1056年)正月,蜀人想到去年此时,正是因为张方平的明智判断,才使他们免遭颠沛流离之苦,免遭备战备役之劳,决定在成都净众寺塑张方平之像,表达他们对这位父母官的敬仰之情。对这样的地方长官,苏洵发自内心地表示钦佩,以劲悍浑深的文风写下了《张益州画像记》,称赞张方平临危不乱、镇静从容,“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
从《张益州画像记》中可知,张方平治蜀期间,注重教化作用对民性的陶冶,信民性无常,其善恶率由上之所施。他说“民性何常哉,惟化之从也”,又说“圣人知天下之人性可使同也,故执乎一以制天下之动”。因此,他视蜀地民众如普通民众,不以北宋朝廷原先的防范态度对待。张方平在蜀地曾拓展与当地士大夫的人际交往,如提拔引荐三苏父子进入政坛,被后世传为佳话。张方平对苏洵盛赞苏轼兄弟,谓“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并为其作书向欧阳修引荐,欧阳修见三苏文章后亦大加赞赏。日后张方平与三苏一直维持密切私交,并在政治上援引、维护苏轼兄弟。
张方平在蜀地很注意延访高贤奇士。有人告诉他,四川眉山的处士苏洵就是人才,并说苏洵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之人,“公有思见之意,宜来。”也有人对苏洵说,要靠人举荐,没有比张方平更合适的了。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苏洵用“至言苦言”告诉张方平“夫蜀之境,壤狭而民伙,虽号富庶,然亦贫匾者众矣。是以一挠之,则不堪命者十数年。故其人多怨而易动。”并献上《机策》一篇。最初苏洵还担心张方平未必会举荐他。几个月后,有人正式告诉苏洵,张方平已举荐他了。能受到张方平的引荐,苏洵欣喜不已。
至和二年,苏洵携苏轼至成都拜见张方平,与之谈论古今治乱及一时人物,皆不谋而合,甚为想得,自此开始了与张方平漫长而亲密的交往过程。苏轼曾回顾道:“轼年二十,以诸生见公成都,公一见待以国士。”点明二人一见如故的倾心之状。张方平第一次见到苏轼,就发现苏轼乃难得的旷世奇才,是非同寻常的后起之秀,故并不把他做为一般的后生对待,而以“国士”之礼待之。苏轼初出茅庐,就受到当地最高长官的礼遇,对张的伯乐之遇、知音之叹更是终生难忘。
嘉祐元年(1056年)三月,苏氏父子三人来到成都府,苏洵向张方平递交了两个儿子的文章,并向张方平试探性地询问他们参加乡举如何。张方平读过二苏的文章后,赞叹不己,十分中肯地指出二苏从乡举乃是“乘骐骥而驰闾巷也”,极力劝导苏洵使其二子参加国家级的科举制度“六科所以擢英俊,君二子从此选,犹不足骋其逸力尔。”张方平在苏轼兄弟为一介布衣时,就己预料到二苏前程的不可限量。张方平还向朝廷推荐苏洵,让苏洵代黄柬为成都学官。在朝廷答复未果的情况下,为苏洵前程考虑,张方平劝苏洵进京并给欧阳修写信推荐。
入京前夕,张方平安排苏洵父子住在斋舍,并出了六道考题来考兄弟二人,张方平则于壁间偷窥之,苏轼兄弟得题后,各自专心思考。苏辙对题有疑,指以示轼。轼不言,只是举笔倒敲几案,意为“管子注”。苏辙疑而未决,又指第二题示轼。苏轼却勾去第二题,并开始答卷。二人完卷后,把题交给张方平,张方平非常高兴,因为第二题本无出处,他是故意来考他们判断力的。张方平由此得出“长者明敏尤可爱”的结论。
张方平不但安排了苏氏父子的行装,还给当时文坛上颇负盛名的欧阳修写信推荐。五月,苏氏父子来到京师。欧阳修见到苏洵文章后“大称叹,以为未始见夫人也,目为孙卿子,献其书于朝。自是名动天下,士争传诵其文,时文为之一变。”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兄弟同年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