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画山水成扇(故宫博物院藏)
葫芦形嵌螺钿药锭(故宫博物院藏)
椭圆形嵌螺钿药锭(故宫博物院藏)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这首《浣溪沙·端午》,描绘了宋代的端午节习俗。
如今一提起端午节,大多数人会想到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你知道古人如何过端午吗?博物馆收藏的一些文物,记录了古人在这个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谈及端午节的历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介绍,根据张勃《“端午”作为节名出现于唐代考》一文的论证,端午节在唐代以前叫“五月五日”“五月节”“重五”“端五”,称为“端午节”恰恰是起自于唐代。唐玄宗以后,“端午节”的名称逐渐普及。古人过端午节,有吃粽子、竞渡、系五彩丝、采药、蹋百草、喝菖蒲酒等习俗,就连皇室都不免俗。
陆游在《乙卯重五诗》中记述了吃粽子、插艾叶的场景:“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有趣的是,古人在端午节这天采草药,储备药物,防患于未然。
端午前后,天气湿热,阳气旺盛,食物容易变质,也是疫病高发的季节。古人习惯在这段时间“花式”备药,总结出一些趋利避害、养生保健的经验。除了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菖蒲,用饮食养生之外,他们也会采药、用药、制药、赠药。
在《端阳故事图册》上,清代徐扬题写《採药草》:“五日午时蓄採众药治病,最效验。”这幅图册描绘了端午节采药的风俗。人们在端午节采很多草药治病防病,而此时草药茎叶正好成熟,药性也最好。
于赓哲介绍,唐代医书中经常倡导五月五日采药或者合药,认为效力超乎平日。连武则天都要在这一天采药配制美容方,让自己肤如凝脂,面容姣好。《外台秘要》里记载“近效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主要材料是五月五日收采的益母草。
武则天命宫人将端午时节采收的益母草晒干研细,加面粉调和成团,火煨,再将药团研成粉末,加入滑石粉,调入胭脂使用,以期永葆青春。
明清时期,大城市的药铺常在端午日施药,如雄黄、艾草等,于是逐渐形成了端午采药、施药的习俗。
古人在端午节采摘的药品,用什么容器来盛放呢?药锭应运而生。
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些制作精良的器物,形状各异,有的像银锭子,有的像朝珠、香牌,它们的名字叫药锭。
故宫现存葫芦形嵌螺钿药锭、雕凤纹长方形紫金锭佩、八宝太乙紫金锭等多件文物。这些器物和药方、模子,都与清代宫廷制作锭子药的习俗有关,虽然已有百年历史,依然散发着淡淡的药香,让人联想起清宫制作锭子药的习俗。
清代宫廷防暑避疫的良方,就是在端午前后大量制作锭子药。锭子药不是某种特定的药材,而是紫金锭、蟾酥锭、离宫锭、盐水锭、万应锭等多种药品的统称。它既是预防中暑的良药,有防潮、除病的作用,也是制作考究、独具匠心的工艺品,在端午节这天分发给文武百官和宫人,可以随身佩戴,达到防疫消暑的功用。
值得一提的是,正如清代宫廷的美食由御膳房提供,大部分药物原本应该由御药房配制,而锭子药却很特别,由造办处的能工巧匠们制造。拿着药方配药之后,工匠们将这些药品放进药模子制作成型,再经过彩画、镶嵌、连缀丝线、编结穗子等工艺,一枚药锭方制作完成,难怪故宫馆藏的这些药锭看上去巧夺天工,精妙绝伦。
当你吹着空调、吃着西瓜纳凉的时候,是否会想起古人在端午这天赠送扇子的风雅?据《大明会典》记载,明嘉靖年间,每年端午节,文武百官都会得到皇帝亲赐的扇子,还附赠“五彩寿丝缕”。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也记载:“上与宫眷临视极欢,命词臣进诗词对联,颁赐优渥。”皇帝赐京官吃粽子,赐宫扇,与民同乐。
明清两朝均有端午赐扇的传统,一来联络君臣感情,二来在五月这一“恶月”以“善(扇)扬仁义之风”,寓意吉祥、清正。
在此之前,唐代的皇帝要在端午节这天赐给大臣宫衣,代表皇帝对臣子的关爱。杜甫就曾经得到一件宫衣,专门写诗《端午日赐衣》,歌颂皇恩浩荡:“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希望报答皇上的恩情。
提起历朝历代皇帝在端午节这天的赏赐,就不得不提乾隆皇帝大摆粽子宴的趣事。据乾隆十八年(1753年)《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五月初一至初五,乾隆皇帝的膳桌上一共摆了1000多个粽子,史称“粽席”,设宴邀请满朝文武大臣一同庆祝。
热衷写诗的乾隆皇帝,当然要在端午节这天赋诗,他评价皇宫的粽子风味独特,“粽席蒲觞苓令辰,天中景物一番新”。为了让端午节更加热闹,乾隆还推广了射粽子的游戏,“亲教宫娥群角黍,金盘射得许先尝”,想吃什么馅儿的粽子,宫人可以拿起小角弓射箭,射中了就可以先行品尝。封面新闻记者曾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