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构建“1圈3组团”格局 支撑全省经济更好发展
  • ·有条件场馆可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盛毅:

构建“1圈3组团”格局 支撑全省经济更好发展

达州乡村风貌。资料图片

  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盛毅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盛毅认为,这是带动四川各经济区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3个副中心和成都都市圈构成“1圈3组团”的格局,将使四川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更合理。

为何建?
顺应空间结构变化新趋势
以支撑全省经济更好地发展

  关于四川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的背景,党代会报告中表述为,顺应空间结构变化新趋势,着眼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就此,盛毅解读:“从空间结构上,在全省范围内,成都市乃至成都都市圈发展较好,而其他区域发展相对滞后。川东、川南、川北这3个地区人口集中,从中选择5个城市组团打造3个副中心,就和成都都市圈一同构成了‘1圈3组团’的格局,以支撑全省经济更好地发展。”
  除空间结构的因素外,盛毅认为,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也是区域经济趋于集中、创新要求日益提高态势下的必由之路。“只有选择集聚发展有条件的城市,才能增强产业发展能力、支撑产业升级、强化产业创新,形成更好的现代经济体系配套条件。”
  此外,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也是一种示范。四川省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区域间的联动发展,通过组团的方式来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增强实力,也会为其他城市间的联动发展提供新的示范。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选择3个区域同时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少有的。盛毅分析,一方面,四川经济总量大,面积也大,但生产力较为分散。从未来发展来看,亟需推动区域经济中心的建设,促进各类要素高效集聚,实现现代化目标。另一方面,从各地区基础条件来看,上述3个地区均具备经济发展速度快、产业支撑强、未来发展空间好的特点,以及发展副中心的地理、交通条件和城市间协同发展基础,应该支持它们都去建设副中心。

如何建?
按基础分梯度建设
形成区域内综合性经济中心

  蓝图已绘就,具体该如何建设?
  记者注意到,从报告表述来看,3个副中心的建设目标分别对应“建成”“建设”和“培育”3个词。3处用词有何深意?盛毅认为,这或许考虑了各副中心建设的现实基础。“绵阳作为科技城已形成了科技资源集聚的效应,体制机制也基本完善,发展副中心的条件相对成熟;宜宾、泸州拥有产业经济发展的条件,彼此联系紧密,但进一步组团建设还需在各自分工、一体化功能建设、体制机制建设上作出努力;南充、达州两地已具备一定实力,但内在联系、自身实力都还要加强,需要推动彼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盛毅指出,未来3个副中心城市将各自承担特定功能,并根据各自产业特色,形成区域内综合性经济中心的功能。绵阳将是成都之外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及电子军工产业集聚区;泸州-宜宾组团是水运、高铁交通枢纽,也是手机智能终端、电池、白酒产业集聚区;达州-南充组团承担北部门户枢纽作用,也将是新材料、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和强省会战略是否会冲突?盛毅表示,副中心与成都之间冲突是有限的,更多的是相互支撑,相互呼应。从角色定位上来看,未来成都仍将是全省研发中心,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一般制造业则适当疏散。而3个副中心则主要负责补足省域内对技术含量、规模经济、人才、要素要求较高的中高端制造能力。

看变化
从服务传统经济
向服务现代经济加速转变

  事实上,早在2018年,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便提出打造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并明确了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等7个区域中心城市,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在盛毅看来,几年来,上述城市变化明显,集中体现在地区经济总量、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更新。例如,宜宾过去以白酒、煤炭、化工为主,现今培育了电子、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绵阳从以家电为主转变为发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产业。更重要的是,随着四川经济区建设的推动,上述城市在工业、商业、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都具备了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可以说,各城市都在从服务于传统经济发展的区域型中心城市,加速转变为服务于现代经济的中心城市。”盛毅说。
  盛毅指出,未来,这3个省域经济副中心仍有较大的建设压力,包括体制机制改革、组团城市间的一体化分工、主要经济指标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带动周边地区形成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他还推测,在集中式发展趋势下,未来四川还会诞生更多不同层级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