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银行在售的固定期限理财产品很少超过两年期,就连三年期的大额存单也很难抢到,再加上五年期存款利率没了优势,投资者手里若有长期闲置的资金,该如何打理呢?业内人士提出了3条建议供大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考虑。
1.找地方性银行办5年期定存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分析指出,目前出现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的主要是全国性银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全国性银行的存款来源相对稳定,揽储比较容易。相比之下,地方性银行存款来源不够稳定,揽储难度高于全国性银行,3年期以内定存利率有上限约束,无法与全国性银行拉开差距,往往会设置较高的5年期存款利率来吸引储户。
2.购买养老理财产品
自今年3月1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最初的“四地四机构”扩大至“十地十机构”。
养老理财产品1元起购,投资期限长达5年甚至10年,风险等级多数为R2级(中低),业绩比较基准集中在5.8%至8%的区间,显著高于当前的银行理财产品。
3.购买相关保险产品
据了解,目前各家银行的客户经理都普遍加大了“保本”银保产品的推荐力度。
记者对比多个客户经理推荐的保险产品发现,此类产品多是对接了高结息万能账户的年交型增额终身寿险或养老年金保险。产品的保底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还可以复利计息。
不过有保险从业人士提示,这些保险产品的设计比普通银行理财产品复杂,在使用时也会有一些限制条件,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综合考虑进行选择。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