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4 宽窄巷-
A14宽窄巷
  • ·广告
  • ·寻古南津关
  • ·安放心灵之地
  • ·天路的回声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寻古南津关

  

□朱文建

  南津关在嘉陵江南岸。嘉陵江从北向南一路奔波,在这里歇脚打盹,顺便拐了个弯,弯出了个阆中古城,也拐出了个南津关。两者一南一北隔江相望。杜甫在《阆水歌》中写道:“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阆中是著名的古城,几年前的国庆节我来过一次,人山人海。
  初夏时节,虽是周末,但街上游人不多。店家见到有人经过,赶紧热情地招呼:“吃饭吗?进来嘛!”要么就说:“自制的桑葚醋和张飞牛肉,买点回去嘛!”
  走在古街上,脚下褚红色的石条花纹间长起了暗绿色的青苔。穿过古街,来到江边,登上游船沿江游了一趟,然后直抵江对岸——一座灰白高耸的关隘,上书三个大字:“南津关”。这就是我此行的目的地。
  下船进关,是一条不宽的石甬道,两边有浮雕,是关隘图,还有管道喷着雾气,有大雾弥漫之感。拾阶而上,眼前是一条不宽的古街,两边房屋古色古香。
  既是津关,当是水路关卡要冲。古代交通不便,唯水路通达。三国时,刘备派张飞在这里镇守。沿嘉陵江,上可直达广元,下可直达重庆,进入长江,通到上海。南津关人员货物往来,是一个重要的集散地,很快就形成了古镇。古阆中县所辖四镇东郭镇、南津镇、西津镇及北津镇,可以看出阆中是环水而建的。
  南津关古镇面向江水,背靠风景秀丽的锦屏山,锦屏山上建有观星楼,为古代天文学家观测星象之所。西汉时,阆中人落下闳入京前,曾在这里研习天文,观测星象,自成一套有关天文的学说。入京后,落下闳参与创制了影响中国古代农事的《太初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定为太初元年。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评价落下闳为“中国天文史上最灿烂的星座”。
  唐代风水大师袁天罡和李淳风也先后来到这里。袁天罡先于李淳风来到阆中,当时阆中被称为隆州。667年,李淳风来隆州会袁天罡,讨论《乙巳占》,但此时袁天罡已去世两年。想来李淳风十分伤感,于是择地隐居,设置观星台,撰写出《乙巳占》十卷。李淳风将风力定为八级,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吴道子的《嘉陵江山图》,就是以锦屏山为中心点绘制而成。
  最迟在北宋年间,南津关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发达的商业小城,人口密集。秀美如画的景色吸引着众多文人前来。765年春,杜甫一家来到阆中,准备经嘉陵江乘船去重庆,然后出川。他之所以绕道阆中,是因为前次来阆中未赏尽这里的美景。
  杜甫在《阆水歌》中写道:“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南津关在阆中城南,杜甫乘船而来,小镇熙攘,货船往来,有巴童划着船从身边而过,小镇身后山色氤氲,真的是一片难见的美景。杜甫还写了《阆山歌》:“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苏东坡、陆游也曾来这里采过风。明代诗人李成宇写有《乘木舟过南津关渡口》:“悠然一叶飘峰前,云影涤江轻叩舷。安得飞仙送云台,饱读天下第一山。”清代宋琬赋诗《南津关》:“锦屏百叠张,翠壁千寻陡。崖谷异昏明,亭午气如酉。”清末时,英国旅行家威尔逊从仪陇入阆中,沿嘉陵江南岸抵达南津关,对这个古朴而热闹的小镇深感新奇,用镜头记录下了南津关一角。
  南津关古镇不大,踏着石梯向上而行。眺望山下,一片屋顶。查阅资料,原来南津关古镇早在10多年前就被整体拆除,我看到的是2012年时修建的仿古南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