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千年古村落迎来数字化改建
到葡萄井品尝凉糕的食客络绎不绝。
8月1日午后,骄阳似火。
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葡萄井村,葡萄古井旁,光影斑驳,井水持续冒出一串串如葡萄般的气泡,带来阵阵清凉。古井旁,以“葡萄井”命名的凉糕店,迎来了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
在食客消费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这家凉糕店完成了数字点餐的改建,进店的食客只需要用手机扫描桌上的二维码即可下单,用餐需求随即传到厨房。
“古井周围部分店铺已经完成了点餐数字化,这是我们葡萄井村探索建设数字乡村,在文旅方面的一个尝试。”双河镇文旅办副主任周上清告诉记者,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村上的管理更便捷,让葡萄井、凉糕等品牌再提升。
刘昌金作为葡萄井凉糕店的老板,最出名的事发生在2019年。当年6月17日长宁发生6.0级地震时,他是双河村第一个被直升机救出灾区并被送往医院的村民。其次才是他创新经营理念,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用数字系统卖凉糕。
“葡萄井凉糕的名气一向很大,有很多人专门开车来吃,也有很多人在网上购买,但由于人力成本较高,一直都做得不温不火,销量一直没法大幅增长,甚至还遇到部分‘逃单’的情况。”刘昌金告诉记者,转变发生在今年5月。当时他听从家人的建议,尝试将点餐、传号等一些简单的工序交由数字系统管理,“同时村上也在进行数字化打造,于是我就趁此机会,购买了一套数字点餐系统。”
顺着刘昌金的介绍,记者看到店内只有上菜的服务员,并无专门下单的服务员,取而代之的是每张餐桌上的点餐二维码。顾客入座后,按照提示扫描二维码便可以下单,服务员在收到下单提示后,便迅速准备食材。
“这个系统虽然不大,但帮的忙很大。”刘昌金说,自从引进这个系统以后,店子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不论店里有多忙,都不会出现漏餐的情况,同时也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如此一来,我有更多的时间研究网络销售。现在我也有了一些门路,尝试着在网络上进行团购销售,店里的凉糕已经卖到成都、重庆等地了。同时,还有一些‘网红’隔三差五在网络上帮我宣传,销量有了明显增长。”
“刘昌金的这种尝试符合我们数字乡村探索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葡萄井村党支部书记吕少培告诉记者,数字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其本质是提升管理的便捷性。据他了解,当前村里已经有不少凉糕店在自发进行数字化改造,开拓销路,“用数字系统卖小吃已经成为时髦。”
在周上清看来,葡萄井村最大的优势在于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探索数字乡村对葡萄井村而言,应该是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数字化文旅之路。
“要走好这条路,就必须要做好管理,这也是我们探索发展数字乡村的主攻方向。”周上清告诉记者,在具体措施方面,他们将其细化为旅游服务数字化和文化遗产数字化。“旅游服务数字化也是我们日常管理的数字化,如建设数字导览服务系统,将景点、饭店、酒店、交通、停车以及演出安排等纳入信息化服务范畴,通过小程序实时提示、一键预约,解决高峰期游客长时间等待问题。”
“文化遗产数字化主要是针对非遗技艺体验等方面的短板。”周上清说,他们打算在数字化改造过程中,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技术等,实现古镇非遗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科举文化的数字展陈体验,“特别是增强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河凉糕的生产过程讲解和线上体验。”
如今,灾后重建的双河镇已焕然一新。灾后重建纪念馆、凉糕非遗馆等已经在葡萄井村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长宁·双河国际自驾游露营地在此开营。周上清、吕少培、刘昌金都在期待着,借力首届数字乡村创新设计大赛,让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旅。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杜卓滨
实习生 康启杨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