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8月24日上午9点30分左右,成都三环路十陵立交附近突然下起了阵雨。车辆驶过,溅起一路水花。 杨仕成摄
8月24日上午,“成都下雨”登上了微博热搜。虽然只是分散的阵雨,虽然这雨很短暂,但大家却很激动。
这次降雨降温,是南下冷空气和台风对副热带高压形成了夹击之势。由于副热带高压强势控场,四川又是副热带高压的“总部”所在地,所以降雨降温不一定“一蹴而就”。气象部门预计,这次降雨降温将是一次自西向东渐进的过程。
24日16时,四川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24日20时到25日20时,广元、绵阳、德阳、成都、眉山5市西部和雅安北部及乐山西北部的部分地方有暴雨(雨量50-80毫米),局部地方有大暴雨(雨量100-150毫米),并伴有雷电和短时阵性大风。
据了解,暴雨蓝色预警级别定义是,预计未来24小时将出现50毫米以上降雨,且局部有超过100毫米的降雨。其中甘孜、阿坝的降雨量标准根据现有业务规定减半。
本轮降雨降温过程,有两点需要提醒:
一是副热带高压十分顽固。随着8月25日至26日的降雨,盆地西部城市可望退出高温模式,盆地东部地区依然以晴热天气为主,比如达州、南充、广安、自贡、泸州、内江、遂宁、宜宾等地的日最高气温将逐渐撤离“4”字头,但直到28日之前,仍可能维持在36℃-39℃左右,属于强度减弱的高温天气。
二是要警惕旱涝急转和地质灾害。久旱逢雨,极易引发滑坡、崩塌、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且这次相随而来的雨量可能并不小,局地累计降雨量可能较常年同期多,有短时强降水。
四川省气象台预计,8月27日至28日,盆地西部多阵雨或雷雨,雨量分布不均,局部有中到大雨,个别暴雨;8月29日至30日,全省有一次明显雷雨或阵雨天气过程,其中盆地西部、北部有大雨到暴雨,局部有大暴雨。需关注久旱转雨前的暖区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及转雨后的强降雨带来的不利影响。
具体来说,四川省气象台预计,8月25日至26日,全省大部天气逐渐转阴,多分散阵雨或雷雨,雨水主要落在以下区域:
8月25日白天到晚上,预计广元、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雅安、宜宾、巴中9市的部分地方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阿坝州北部和攀西地区局部地方有中雨。
8月26日白天到晚上,预计巴中、广元、雅安3市和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5市西部以及达州北部、泸州南部多云间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小到中雨,局部地方大雨到暴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多云间阴有阵雨或雷雨,其中,阿坝州北部和攀西地区南部有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
有人说,24个秋老虎,现在数了一半,还要热一阵?这个有可能!综合来自各方的气象资料分析结果,高温还有可能反复。
但即便如此,这一轮降雨之后,高温天气也“蹦跶”不了几天了。现在已经进入“处暑”节气,24日又是“末伏”的最后一天。整个四川,随着更强大的冷空气以及“华西秋雨”的到来,预计副热带高压最快会在8月底彻底“崩溃”。
8月24日,记者从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人影办”)获悉,在省人影办指导和组织下,7月1日至8月21日,全省累计开展地面增雨作业442批次,对缓解旱情、改善土壤墒情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省开展地面防雹作业3811次,有效抑制和减轻冰雹灾害,保护了农经作物。
不少人疑惑:面对史上罕见的高温干旱,为什么不大面积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事实上,呼声极高的人工增雨作业,并不是想“增”就能“增”。
据介绍,人工影响天气是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等目的的活动。其中,人工增雨作业是在自然降雨之外再增加部分降雨的一种科学手段,如果天上本身没有降水云层(积雨云),那么,人工增雨就如同“无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