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南海1号”仿古船。图据新华社客户端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勇
受访者供图
“南海1号”出水文物。 受访者供图
南宋,泉州。一艘满载精美瓷器、纸张、铁器、漆器、金银、麝香等货物的商船,从泉州港出发。它的目标是经印尼、印度,通往阿拉伯地区,再从当地运回香料、药材、犀角、珠玉等。但当船驶到广东台山、阳江海域时,风浪袭来,船沉没了。
就这样,这艘载满了很多人希望和精美瓷器的船,在海底静静沉寂了800多年。
1987年,这艘沉没于海底的南宋商船被勘探发现。经过中国水下考古人的多年攻坚克难,于2007年被创造性地使用“一次性放置沉箱”技术整体打捞出水,并被运送移置到岸上(专门修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进行考古发掘,震动国内外。这艘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被命名为“南海1号”。
日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考古中国”报道组记者采访了全程参与“南海1号”打捞工作和考古研究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勇,一窥沉船秘密。
“南海1号”是宋元时期典型的大商船,完整长度约30-35米,装有三四百吨货物。考古发掘瓷器18万件(套),另外还有几万枚铜钱,以及金银、漆器、朱砂和丝绸等。其中,发现的瓷器包括江西景德镇青白瓷器、浙江龙泉青釉和青黄釉瓷器、福建德化青白瓷器、闽清义窑青白瓷器、磁灶窑黑釉和绿釉瓷器等。从出水瓷器的数量、种类来看,福建窑口的瓷器数量最多,龙泉窑、景德镇窑的瓷器也不在少数,揭示了宋代南海贸易的繁盛景况。
同时,“南海1号”也反映出宋代生产技术水平、生活细节、文化艺术与先进科学技术水平,为研究造船史、陶瓷史、航海技术、宋代手工业水平等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并且它的沉没地点位于“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航海史、中西交流史等都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在《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一书的《南海1号:一艘价值连城的沉船,一段尘封海底的历史》篇章中,崔勇详细介绍了这艘沉船的方方面面。
在介绍“南海1号”出水瓷器时,崔勇说:“瓷器的普遍流行,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也对国外的社会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在中国瓷器输入前,许多国家和地区使用的是陶器、竹木器、金属器皿,甚至还有用叶子盛食物。中国瓷器进入当地后,为他们提供了精美和实用的器皿,那种原始的生活方式才得以慢慢改变。”
除了瓷器,“南海1号”还出水了大量金银器:金饰品181件(套),总重量超过2449克,主要器形包括腰带、项链、戒指、手镯、耳环等。
崔勇在文中透露,考古人员发现,这些金银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加工得很好,但很多都是半成品。比如戒指的戒面留了一个镶宝石的位置,大的有1平方厘米,扣宝石的扣都设计好了,但没有镶嵌宝石,并且这样的饰品不是个例。据介绍,宋代很多商船先将半成品首饰运到斯里兰卡加工,然后再运至阿拉伯地区。“南海1号”也被认为走的是这条路线。这样的信息,无疑可以帮助我们对海上丝绸之路有更多的认知。
海航途中,“南海1号”遇到了什么?为什么沉没?崔勇和他的同事发现了一个可能有助于解释它沉没的原因:一般货船会采用“上轻下重的不倒翁”方式防止倾覆,但“南海1号”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上重下轻”的堆货方式,以更好地保障瓷器,但这样一来,翻船的风险增大,这或许是其倾覆在大海中的危险之源。
1987年,发现“南海1号”以后,如何打捞并开展考古工作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我国还没有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当务之急是马上组建一支水下考古队伍。就这样,我国有了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当时年轻力壮的崔勇正是其中一员。
如今30多年过去,崔勇也临近退休。作为中国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他很庆幸自己职业生涯一开始就遇见了“南海1号”,并与这艘传奇沉船打了30多年的交道。
自2007年打捞出水后,经过十多年的细致发掘考察,“南海1号”的考古工作已近尾声,“从目前看来,考古发掘工作会在今年内结束,但是保护工作还会持续很多年。”崔勇说,“南海1号”是一个文物宝藏,“有太多的子课题可以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消化史料,才对得起这艘船为我们留下来的信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