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梦想在警营绽放 替死者言,为生者权
  • ·创新建立“三表一卡”党建“红色引擎”激活企业发展动能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最美女法医”王艳:

梦想在警营绽放 替死者言,为生者权

  人物名片 王艳
内江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副教导员,从警12年,先后荣获首届四川十大最美人民警察、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妇联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两次荣立个人一等功。她的事迹被媒体多次报道,被誉为“最美女法医”。

  在内江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的一间刑事科学技术室里,一名女警官身穿白大褂,一遍遍观察着从犯罪现场找回的物品。许久,她认真记录下观察结果,并做出科学分析和总结报告。
  很难想象,眼前这名长相清秀甜美的女警官,竟然是一个常年奔走在案发现场,跟遗体打交道的法医。她叫王艳,是内江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副教导员,上面的那一幕曾经无数次地发生在她的警察生涯中。

心存正义
遇到困难永不退缩

  初中时,王艳喜欢看港剧《鉴证实录》,剧中女主角是一名漂亮、干练、缜密的法医,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受电视剧的影响,对法医这个职业非常崇拜。”2004年,王艳毅然报考了川北医学院的法医专业。2010年,她终于如愿以偿考入公安队伍。
  在派出所短期锻炼后,她调入刑事科学技术室担任法医。“当时很单纯,真正从业之后才意识到,法医远不是电视剧里描绘的那样。”
  王艳回忆,自己第一次“出现场”,虽然做足了心理建设,但到了现场后还是感到十分恐惧。
  “那是一个交通事故现场。”王艳说,之后整整一个星期,满脑子都是事故现场的画面,那段时间晚上睡觉也常在噩梦中惊醒。”
  支撑王艳的,是她师父曾经对她说过的一席话:“我们是医,穿的却是藏蓝;我们是警,配的却是刀剪。在血腥与腐臭中‘替死者言,为生者权’!”
  “艳子,加油,你能行。”王艳笑着告诉记者,靠着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渐渐地倒也适应了脏、苦、累的法医工作,对法医工作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2014年,一起无头女尸案轰动一时。为了查明死者身份,王艳运用耻骨联合面推断年龄,经过细致、严谨地一次次对照公式反复计算,推断出的年龄和死者实际年龄相差仅半岁。这看似不起眼的半岁,却在极大程度上为筛查死者身份缩小了范围,为尽快抓获真凶赢得了先机,使案侦工作峰回路转。
  案件成功侦破后,中央电视台12频道《天网》栏目等相继报道了王艳的事迹,引起强烈反响,她被誉为“最美女法医”。

坚守初心
当好死者与生者间的“翻译官”

  王艳常年在解剖台和遗体“对话”,在显微镜下分析死因,在DNA中探寻案件谜团。她不仅要勘查命案现场、开展伤情鉴定,还要去盗窃案等现场收集物证,有时一天甚至要出10多个现场。
  当被问到法医这份职业对王艳意味着什么时,她回答:“法医是一名‘翻译官。’”
  在王艳的眼里,法医不仅要将死亡的密码翻译成路标,让侦查人员循着路标就能找到犯罪嫌疑人,还要翻译成疗愈的文字,能够让家属能够有勇气尝试着坦然面对家人的死亡,心中不再有疑惑。
  在采访中,王艳分享了一个案例。2015年2月,一名少女在家中因燃气泄漏导致中毒死亡,其母亲在现场大哭大闹,要求立案侦破,引发围观群众议论纷纷。
  王艳顶住压力,扶着死者的母亲,从厨房到客厅再到卧室,耐心详细讲解房屋布局,以及一氧化碳中毒的特征,摆事实、讲道理,经过王艳长达两个多小时耐心地安抚劝解,逝者母亲终于打消疑虑,接受了死因鉴定结论。
  法医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勇于进取的职业,王艳常年在家和单位之间两点一线,周末朋友约她聚会,她也常因突然有案子需要去现场而爽约。
  难得有空的时候,王艳喜欢阅读侦探小说,尤其喜爱《洗冤集录》。古人讲求证据的科学精神,也给她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入党15年,王艳的梦想在警营绽放。她累计受理法医物证1300余份,处理检材6300余份,开展活体检验638次,解剖尸体207具,尸体表面鉴定900余次,认定尸源68具,出具尸检报告、伤情鉴定文书上千份,运用DNA技术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80余名,破获案件100余起。
  “坚持法医职业操守,对待群众满腔热情!”这是同事们对王艳的评价,也是她始终如一的坚守。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贾娇
  内江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