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来聆听远古巴文化的跫音
作为巴人繁衍生息的沃土,达州有媲美三星堆遗址的罗家坝巴文化遗址,见证了远古巴人文明的辉煌历史。随着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尘封在老巴人身上的迷雾逐渐消散,神秘的面纱正在层层揭开。
如何实现巴文化的“活态化传承”?如何积极推动巴文化“走出去”?12月20日下午3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陈卫东将在达州渠县登上“名人大讲堂”,带来一场名为“寻城记——城坝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文化演讲。本场名人大讲堂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承办,中共渠县县委、渠县人民政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协办。本场演讲将通过封面新闻APP进行网络同步直播,不能亲临现场的观众可以收看线上直播。
达州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是巴人活动的重要区域和巴文明起源中心之一。近年来,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达州渠县土溪镇城坝村开展了系列考古工作,填补了战国中晚期巴国大中型墓葬的空白。
关于巴的早期记载可以在奇书《山海经·海内经》中找到。“西南有巴国。大暤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此外,在《左传》《华阳国志》《后汉书》等历史文献中,专家们也找到了相关线索,勾勒出巴国的活动范围——早期主要活动在汉水流域,战国以来退守川东和重庆。
在陈卫东看来,狭义的巴文化是指夏商至西汉中期,活动于鄂西、重庆、川东地区的人群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广义的巴文化则是指有人类以来至现在,活动在鄂西、重庆、川东地区等区域的人群所创造的不同时期的物质文化。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内迁学者基于流传于世的部分青铜器,提出了“巴蜀文化”的概念,对巴文化的探索起了开创之功;1954年,四川省博物馆先后对广元昭化宝轮院和巴县冬笋坝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70座;1984年,湖北省博物馆对宜昌路家河遗址的考古发掘,首次揭示出早期巴文化的物质形态。陈卫东将在“寻城记”的演讲中,对相关考古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论述。
“名人大讲堂”定位为普及性、大众、浸入式的知识讲坛,力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传承活动品牌,探索构建符合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传承体系。2018年冬,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李敬泽以《万古江河鸟飞回——杜甫与中国人生》为题,开启了“名人大讲堂”名家讲名人的序幕。每一位名家,每一次讲座,都能在线上线下引发热议,超过百万人观看视频直播。如今,这一超过千万粉丝的品牌IP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5年。
2022年,“名人大讲堂”全新升级,首次设置“主题季”,分门别类围绕四川历史名人和传统文化优势资源,邀请国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生动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及当代价值,鲜活展示中华文化巴蜀因子的独特魅力。目前已举办了考古季、司马相如季,先后邀请了著名学者齐东方、霍巍、雷雨、王巍、徐希平、阿来等人登台开讲,网络观看人次超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