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沿着时空走廊穿越回巴人的远古世界
要更多地认识蜀国,人们寄希望于考古发现和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数据库,就是远近闻名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相比而言,同处四川盆地、被巴山峻岭滋养的巴文化尚有许多未解之谜,如巴人有哪些族群,他们从何而来,巴蜀图语有何含义,巴人最后走向何方等,学界仍未有一致结论。
12月20日下午3点,负责川东北地区考古发掘的领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陈卫东,将在达州渠县登上名人大讲堂,带来一场名为“寻城记——城坝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文化演讲。本场名人大讲堂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承办,中共渠县县委、渠县人民政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协办。本场演讲也将通过封面新闻APP进行网络同步直播,不能亲临现场的观众可以收看线上直播。
位于达州市渠县土溪镇城坝村的城坝遗址(又名宕渠城遗址),在商周时期是巴人的一个分支賨(cóng)人的都城。“賨人”崇武善战,性情豪爽,且善歌舞,曾参与武王伐纣。秦灭巴蜀后,在此设立宕渠县,延续至汉、晋,屡为州、郡、县治,成为川东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兴盛达千余年。
城坝遗址总面积约1820亩,距渠县县城26公里,遗址北、西、南三面渠江环绕,东西接佛尔岩,造成依山傍水之势。此外,在与城坝遗址隔江相望的不足10公里的古驿道旁,分布着冯焕阙、沈府君阙、蒲家湾无铭阙等6处7尊汉阙。2001年,国务院将渠县6处汉阙以“渠县汉阙”名目合并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坝遗址与汉阙群共同构筑了今天目之所及、发幽怀古的秦汉时空走廊。
城址作为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历史的主要见证者,但长期以来,因战争、生产、生活等原因,汉晋时期的城址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在本场名人大讲堂演讲中,陈卫东将会重点分享近百年来考古界对城坝遗址的考古发掘脉络,用清晰的考古图片,讲述汉晋宕渠城的城墙、墙门、中期城门(石地垘和木地垘),津关遗存,城坝遗址出土竹木简牍的情况,包括地点、形制、材质、书写方式,城坝的冶铁区发掘等,带领观众清晰地认知一个存续时间800多年的古城。
近几十年来,城坝遗址曾出土巴蜀青铜兵器、酒器、生活器数十件,出土发现最多的是两汉时期的文物古迹,除汉砖遍布,还发现房屋地基、窖址、水井、墓葬,出土大量的铜、铁生产工具、生活用器、兵器、钱币,以及各式陶俑、陶家禽等。2005年3月至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出木椁墓、土坑竖穴墓、灰沟、井、灰坑等遗迹,出土有铜器、漆器、铁器、陶器等。通过5年不间断系统性地考古发掘,基本厘清了城坝遗址功能分区,初步构建了遗址自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年代序列,是西南地区发现的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晋县城遗址之一。
2006年,渠县文物管理所在该遗址清理的双石棺砖室墓在川东北地区是首次发现,填补了川东北地区以前无出土棺椁墓和汉化漆器的空白,极大丰富了城坝遗址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