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6 宽窄巷-
A16 宽窄巷 下载PDF 上一版 |
A16宽窄巷
  • ·汶川:因岷江得名,因大禹扬名(下)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汶川:因岷江得名,因大禹扬名(下)

□林赶秋

汶川绵虒镇全景。图据汶川县人民政府官网

秦公簋

  自先秦至上个世纪之前,历代都把大禹治水视为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偶尔也有质疑的声音,但终究不占主流。无论如何,不管是真是假,大禹的故事很早就传遍了整个中国,作为大禹故里之一,汶川也因此而扬名。

董湘琴小唱石纽山

  沿着时间上溯至1891年,逆岷江而行来到飞沙关的有一位拖家带口的贡生,他便是灌县人(今都江堰市)董湘琴。
  清光绪七年(1881年),松潘地区发生动乱,总兵(又称“镇台”)夏毓秀督师平叛。嗣后,夏毓秀开始“斥私财建书院,广延名宿,崇化励贤”。得知董湘琴才华出众,夏毓秀专门邀聘他到松潘来做幕僚,为自己出谋划策,并撰写各种文稿。九月重阳节这一天,董湘琴带着妻子从镇夷关(即今都江堰景区之玉垒关)出发,顺松茂古道缓缓而行。岷江两岸的风景名胜、藏羌民族的风土人情深深打动了他,触发他一路随游随唱,最终写成了纪游长诗《松游小唱》。
  在飞沙关上,董湘琴信口吟唱道:飞沙岭连飞沙关,岩刊“石纽山”,相传夏后诞此间。《蜀王本纪》禹生广柔,隋改汶川县。凭指点,刳儿坪地望可参。今古茫茫,考据任人言,我来访古费盘桓。总算是尽力沟洫称圣贤,有功在民千秋荐。
  “夏后”即夏朝皇帝,此指禹。尽力沟洫,有功在民,说的都是大禹治水。
  “尽力沟洫”云云,最初则来自另一位圣贤孔夫子的赞扬:“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在孔子眼里,禹简直就是德才兼备的完人:自己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住得也不好,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平水土,名山川,最终将芒芒禹迹画为茫茫九州,奠定了最早的中国版图。

王元辉接踵而至

  在董湘琴之后,在庄学本之前,极具民族志价值的《川康民俗调查报告》之副产品《近西游副记》的作者王天元(即王元辉)也由灌县到汶川。他觉得《松游小唱》珠玉在前,又“情趣飘逸”,便摘选其句嵌入自己的游记之中。
  王天元所引用的《松游小唱》自序开头有这样一句:“《松游小唱》者,辛卯松潘之游,随游随唱也。”
  1929年春,王天元再上松潘时,经过了汶川。他这样写道:飞沙关风甚大,确实有飞沙自江底卷来,行人不敢瞠目。关上有夏后祠,岩上刻“石纽山”三字,相传这是夏禹王的故里。附件不远有跨儿坪说是夏禹王诞生的地方,因为书上说过“禹生石纽”“禹出西羌”“禹生广柔”等等话头,于是乎汶川有石纽山,当然要认夏禹王是老乡。过关,山形比较开展,路旁间有耕地。西蜀平原里的大水牛早已绝迹,山地石多,一条黄牛的力量犁不彻底,所以用两条牛并驾。一路半山上都是“吊脚楼”,房屋的形式多已成平顶。
  所谓“夏后祠”就是禹王庙,“跨儿坪”就是刳儿坪(四川话念“刳”为“跨”,王氏记的是音),“西蜀平原”就是成都平原。
  对王天元来说,这些高原风情是平原所缺乏的,所以值得大书而特书。他的这些记叙,即便放在今天,照样是非常生动而精彩的。
  石纽山而外,汶川还有一座人文之山,不得不提。它与都江堰镇夷关所在的那座山同名,也叫“玉垒山”。
  作为威州主山,位于岷江东岸的汶川玉垒山的地位不可谓不高。千百年来,它一直矗立在县治之后,明代在知州州署背后。
  山之北侧崖壁上用隶书竖刻了“玉垒山”三字,较为特别的是,玉字右下一点刻在了左下。字高50厘米,字宽60厘米,字距25厘米。相传蜀汉建兴十四年(236年)夏四月,刘禅视察都江堰时,曾来到此山,并题写了这三个擘窠大字。又有人说是昭烈帝(即刘禅的父亲刘备)手书。
  另有人说,是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无名氏的字迹。例如清人陈克绳的描述:“玉垒山在治南,县境之主山也。奇石千尺,云浮其上,翠色可挹,屹立城表。上有‘玉垒山’三大字,甚奇古,宋淳熙时书也。”
  其实,以上三种说法的真实性皆不可考。正所谓“今古茫茫,考据任人言”,我们今天只去欣赏它的奇古就行了,不必非要去落实它的来历。就像石纽山上的“禹迹”等字,谁又知道是哪朝哪代何人何时的墨宝呢?但即便不清不楚,也并不妨碍并减弱我们对禹的缅怀与景仰。

大禹治水平天下

  石纽山对面北侧,据说是涂山国的辖境;又传为禹娶涂山公主女娇之地,故称“涂禹山”。
  大禹结婚之后,只在涂山待了四天,便辞别娇妻,前往治理父亲鲧尚未平定的水患。史称“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究竟是信史,还是传说?
  西周中期有一件食器名叫“遂公盨”,春秋末年有一件食器名叫“秦公簋”,差不多同时还有两件乐器:“叔夷镈”和“芈加编钟”。这些青铜重器之上,均铸有“禹”的大名。
  “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这是《诗经》里的追述。
  “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北决九河,通十二渚疏三江。禹傅土,平天下,躬亲为民行劳苦。”这是《荀子》里的咏唱。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这是《禹贡》里的记载。
  如果没有夏禹的导江壮举在前,就没有后来蜀王鳖灵治水、蜀守李冰治水的成功。“大禹开其端,鳖灵继其业,李冰总其成,历代遵其制”,才有了今天这座既灌溉了成都平原又“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
  自先秦至上个世纪之前,历代都把大禹治水视为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偶尔也有质疑的声音,但终究不占主流。
  地球科学和环境考古研究表明,距今约4200年到4000年,北半球普遍发生了一次气候突变事件。而距今4000年前后,世界许多地区的古代文明发展进程也发生了巨变。一般认为,大禹治水也应是这一气候事件导致的历史事件中的一环。
  又有学者认为,距今4000年前后的九星地心会聚(太阳系内九大行星同时运行到太阳一侧的现象),引发了包括洪水在内的大规模自然灾害,由此导致了黄河南北改道,改道又加剧了洪水泛滥。大禹治水就是在这样的地理背景下展开的。
  无论如何,不管是真是假,大禹的故事很早就传遍了整个中国,作为大禹故里之一,汶川当然也不例外。比如《蜀中广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石纽,夷人共营之地,方百里,不敢居牧;有罪逃野,捕之者不逼,能藏三年不为人得,则共原之,言大禹之神所佑也。
  作为大禹出生之地的石纽山,曾被视为神山,方圆百里之内,老百姓都不敢放牧六畜。有罪的人若逃往此处,就不会继续被追捕了;若还能在山上躲过三年,便可以得到大家的原谅。因为大家都相信这样一个逻辑:能在石纽山中躲上三年不死,说明这个罪人已得到了大禹的护佑。
  春秋时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刘定公感叹道:“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没有大禹治水,我们中国人早已成为鱼鳖了吧!
  逝者如斯,在今人看来:禹,大禹,伟大的禹,不但护佑了石纽山,也护佑了汶川,甚至护佑了整个中华民族。

大禹与羌碉的形象

  那么禹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在都江堰旁,东汉官方为了镇住滚滚岷江,雕造了“三神石人”,其中那个出土于1975年、断头执锸、被专家误认作“堰工”的就是大禹。
  大禹执锸以为民先的形象,从西汉《淮南子》的记载到山东武梁祠石上的画像,从东汉的神石人再到今天汶川城里魁伟屹立的雕塑,一直都没有改变。这也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大禹,代代相传,亘古不变。
  汶川除了城里魁伟屹立的大禹,县内威州、绵虒、克枯、龙溪等乡镇村寨还分布有各种古碉,它们外观似浮屠而无层级,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和战争中产生和逐步完善的建筑。战时作哨望、防卫坚守之用,平时可储藏粮草、住人。其高者达40余米,人站在上面,呼呼生风,既寒而栗,它却岿然不动,十分坚固。1933年,茂县叠溪发生7.5级地震,波及汶川,但县境内的碉楼却无一崩塌。
  古碉建筑材料分为石(片石)、土、木三种,也有三种材料同时合用于一碉的。碉体一般呈正方形,由下往上逐渐内收成塔状。内部分层,多少不等,各层均开有瞭望射击之孔。上有顶盖,可蔽雨雪。
  威州镇布瓦碉群共有五座,分布在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的布瓦寨中四周,皆用黄土筑成墙体,内设木质楼架。平面呈方形,整体由下往上逐渐内收呈方锥形。其顶部为木结构拱式顶盖。其中东部一座,碉高20米,底边长4.5米,土墙厚0.47米,门高2.1米、宽1.64米,为清代所建。
  这种建筑,据说是由禹的父亲所发明。相传“夏鲧作城”,城亦谓之墉,“墉”缓读则为“邛笼”,邛笼即羌语之碉楼或碉房。果然如此的话,当初大禹治水,“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其三过而不入的家门,就极有可能是这种碉楼之门。
  禹与羌碉的形象,既高且大,禹与羌碉的形象,就是汶川的形象。高原大地之上,有了汶川这座古城,便于山川雄奇之外,又增添了历史的宽广与文化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