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如何在技术语言现代化中突围?
《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
林语堂和女儿林太乙展示“明快打字机”。
提起打字机,我们首先会想到雷明顿打字机的经典形态和QWERTY键盘“嗒嗒嗒”的节奏。而我们很少去思考,在电脑和输入法诞生之前的机械时代,要如何把汉字搬上键盘?如果存在“中文打字机”,它是依据什么技术原理,采取什么实现形式?它会拥有怎样的面貌,发出怎样的声音?
中文打字机堪称是现代信息技术史上最重要却被误解最深的发明之一了。近现代以来,汉字作为非字母文字,在语言现代化的过程中遭遇了来自字母文字中心主义的重重阻碍,其一便是无法适应西式打字机。中文打字机的发明为其探索出与全球化接轨的路径,却因其笨重低效的刻板印象而长期受到冷落和忽视。
面对这一研究空白,多年深耕中国历史研究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墨磊宁,花费十年时间收集、梳爬全球史料,试图还原这段被雷明顿打字机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所掩盖的历史,重新叙述一个世纪里中文与西方语言交锋的故事。他的研究成果呈现为《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一书。
该书英文版于2017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填补了汉字技术史的空白。该书问世后即斩获2018年费正清奖、2019年列文森图书奖等专业奖项,获得历史学界和海外读者的广泛关注。时隔5年,历经细致的翻译、审校和打磨,2022年冬天,由广西师范大学“新民说”品牌引进《中文打字机》中文首译版,终于得以与翘首期待的中国读者们见面。
在墨磊宁看来,作为工具的中文打字机虽已完全淡出当今时代,但在汉字与机械化相互制衡的历史中,中文打字机承担了重要的历史角色。
在《中文打字机》中,墨磊宁努力回溯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历程,以及中文寻求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且影响科技变革的一段历史。在被QWERTY键盘的胜利所掩盖的打字机(尤其是中文打字机)的发展过程中,墨磊宁重新叙述了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梳理了各种具有可行性的中文打字机发明,并呈现了那些被遗忘已久的发明者的生活。
翻开书我们可以看到,墨磊宁从全球最大的打字机公司的研发战略,写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的研发计划;从周厚坤、祁暄、舒震东、林语堂等人的打字机设计,写到排字工人对活字的实验性编排;从最古老的字模雕刻印刷术,写到当代人日常使用的键盘、输入法。透过中文打字机发明过程中遭遇的种种挑战,墨磊宁揭示出汉字作为非字母文字与字母文字之间横亘的“技术鸿沟”,进而论述了汉字的内在属性(如非字母文字、表意性)、结构特征(如字形、部首、笔画)与中文处理技术(如活字印刷、电报、中文输入法)的紧密关联,阐释了人、语言与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墨磊宁讲述了在近一个世纪之间,中文使用者在发明中文打字机的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尝试、经历种种失败或成功的故事,由此反映了中文如何突破字母文字霸权而融入全球化信息时代,重新获得独特地位。而且,由中文打字机这一切口,作者还分析和批评了历史上西方中心主义对汉字的偏见,讲述了中文打字机这一“不可能之物”何以可能,中文如何突破字母文字霸权的重围而融入全球化信息时代,显示出其独特而强大的生命力。
墨磊宁如同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跨越约一个世纪的汉字技术史,带领大家一同从技术语言学的全新视域深入认识和理解汉字,了解这段被技术语言想象力之坍缩掩盖的历史。而这部作品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也助推其走进了更多读者的视野。
为了全方位理解“中文打字机”,墨磊宁花费10年时间广泛收集来自全球各地的珍贵历史资料——刊载有中文打字机相关新闻的早期报纸、参与中文打字机发明进程的相关人物传记、机器说明书、专利文件等。从19世纪40年代电报技术的出现到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他梳爬、分析了约一个世纪的海量历史材料,带领我们重回历史现场,详尽还原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历程。
自美国人谢卫楼发明第一台中文打字机起,众多中国工程师、语言学家、企业家、语言改革者以及日常实践者前赴后继投身于中文打字机的发明事业,其中,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林语堂也是其中一分子。
林语堂发明了第一台具备打字机键盘的中文打字机——明快打字机。林语堂通过将打字过程转化为搜索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书写的运作方式,它在历史上首次将“搜索”与“书写”结合起来,预告了如今被称为“输入”的人机交互模式,时至今日仍然与各种中文信息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除了史料文本和理论解析,书中还附有多种中文打字机的原型机照片、宣传海报、新闻报道、说明图表等珍贵图片资料,图文并茂,还原鲜活的历史场景,带领读者一窥不同时期中文打字机的形态,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埋藏的技术变革思路,让这段被遗忘的历史得以浮出水面。
不同于字母文字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几十个字母搬上键盘打字机,作为表意文字的中文在迈入快捷、高效的现代化信息传播路程中,遭遇了来自字母中心主义的重重阻碍,但也正是这些挫败让中文使用者们愈加发奋,不断开拓新的思路,试图从西方字母文字霸权的围剿中突围而出,融入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
虽然作为工具的中文打字机已淡出我们的生活,但在汉字面临机械化的历史中,中文打字机承担了重要的历史角色。正是在中文打字机的设计探索中,中文的现代化传播逐渐摆脱英文打字机“所打即所得”的思路禁锢,中文输入法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由此发出人机交互的先声。时至今日,汉语已经展现出崭新的生命力,成为当今全球使用人数最多、最活跃的语言。
时至今日,在各国文字的打字机上打字依然困难、缓慢。输入的未来会是什么面貌?或许接下来,声音识别会让人类逐渐淘汰键盘?配备触控笔的平板电脑以及手写方式也受到欢迎。从这个角度来看,中文打字机的历史,不仅仅是键盘的历史,可能还属于未来更宏大的书写前景。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吴雨珂
图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