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村变身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
杨家河碧波荡漾。张晓东摄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邀你一起寻乡愁,一起梦回故乡。”悠扬的《杨家河之歌》在山谷回荡,蓝天白云下,静美的杨家河是一幅画、一首诗。
日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驱车100多公里,探访阆中市思依镇杨家河村,看看他们过得“很好的样子”。
杨家河村距阆中城区12公里,大山环绕,沟谷纵横,曾是有名的“贫困村”“上访村”。脱贫攻坚的春风吹到这里后,杨家河开发青山绿水资源,农文旅结合,华丽转身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
“嫁女莫嫁杨家湾,地无三尺平,路无一尺宽。出门就下坎,下完又爬山。上山又下坡,到处都是背二哥。”1月29日,杨家河村党支部书记赵启宪背起当地以前的民谣,连连感叹那些年日子太苦了。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依托风景优美的杨家河流域,杨家河村全力以赴发展乡村旅游。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久居深闺”的杨家河村走上乡村振兴舞台,向世人展示她绝美的面容。
2017年4月,枣碧乡(后合并到思依镇)买了3只竹筏,供来到杨家河麻板桥水码头的游客免费使用。没想到,不到一个月,3只竹筏迅速蹿红。村里决定对参加竹筏项目的游客每人收5元,用于人工和安保开支。随后村里又购买了8只竹筏,但仍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到2018年,该码头共拥有32只竹筏、4条乌篷船、2艘泛舟船,让杨家河村的乡村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
杨家河的美景留住了人,高峰时,麻板桥水码头的日收入达到1.4万多元。2018年、2019年,杨家河水上旅游项目门票收入分别达到50万元和70万元。扣除人工成本,其余收入全部用于村里产业发展,每年可解决约250名村民就近务工,近一半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杨家河村山高沟深,土地以风化页岩土为主,山间生长有大量野生桃树,农民世代都有选育、种植桃树的传统。思依镇因地制宜,在杨家河沿线建设3000亩桃园。去年与省农科院达成合作,引进早黄、早脆两个热销品种,对核心片区书院附近的500亩桃树进行换种,紧跟市场需求和群众喜好,春天举办桃花节,夏季举办采摘节,置身于桃林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皇桃食客蜂拥而来,又带动了竹筏和漂流项目。
在杨家河村的带动下,思依镇全域的旅游“细胞”都活跃起来。镇上有专门的旅游发展办公室,杨家河村与邻近的松林塘、宋氏祠堂也已形成十公里乡村旅游观光带,宋氏祠堂、黑牛河漂流项目还串联已有的大益湾村乡风文明体验基地、神皇垭千年古银杏、滩口河湿地公园,形成闭合旅游环线,越来越多人正共享杨家河的乡村旅游红利。
杨家河两岸的农家乐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培育带动松林塘、杨家河、周公寨三村57户村民就业或发展,一些留守老人在景区卖土酸菜、野菜、红苕等农产品,每月也能挣上1000元。游客们品味着纯正的农家土菜,“妈妈的味道”涌上心头。
阆中境内蜀道资源丰富,有8公里古蜀道和多处遗迹。蜀道穿越杨家河,村里古蜀道遗址、南北朝彩绘石窟、天蚕石、木鱼石、竹筏漂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村里多处院落都有上百年历史,三合院,泥墙瓦顶,七八户村民居住,同祖同宗,背靠大山,面朝杨家河。
思依镇党委书记余波表示,乡愁是农村文化中最重要的瑰宝,最容易被传承,又最容易被忽略,杨家河村坚持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一起发掘,先后搜集整理了民间传说故事5个、牛灯竹马7曲,考证传统地名11处,谱写《杨家河之歌》,修葺古院落16处,复建百年历史的童龄书院,两支乡土文化队伍长期在景区演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杨家河旅游开发中焕发生机。
2018年元旦期间,杨家河开展乡村民俗年活动,重现传统农具耕作的农业生产场景,让游客亲自体验手推豆腐、牛拉石磨、手工榨油、稻田捉鱼等项目,游客在感受农耕文化的同时,回味儿时记忆,“回到童年,望见了青山、看见了绿水、记住了乡愁。”
杨家河村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村”,目前正在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走出一条以乡村旅游为核心、产旅互融共生之路。“一重山水一重风,百转千思望乡浓”,原来的穷山恶水,已是青山绿水,化身金山银山,让来过的游客记住乡愁。而这里的村民普遍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小康生活已然实现。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