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封面新闻发起2023年度科普活动“远航计划”
2月14日,封面新闻发起的科普活动“远航计划”走进成都石室联中。
科学开始于好奇,好奇心引领人类探索世界。由封面新闻发起的2023年度科普活动“远航计划”,在开学第二天走进成都中小学,为学生带来了特殊的“开学第一课”。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自然博物馆校筹建组常务副组长欧阳辉,国际大地测量协会GNSS干扰与欺骗工作组成员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分会主席、电子科大副研究员郭承军,《科幻世界》主编拉兹作为“科学领航员”,分别走进成都石室联合中学、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成都市草堂小学,为万名中小学生,带来了三场有趣的科普课。
今年10月,世界科幻大会将在成都举行。成都,这座有着40多年科幻底蕴的城市将迎来一场文化盛事。经历了5年跌宕起伏的“申幻”历程,《科幻世界》主编拉兹难掩激动:“最幸福的科幻迷在成都,成都是地理上的洼地,科幻上的高地。”
“《流浪地球2》大家看过了么?”拉兹问石室联中的同学们,不少同学兴奋地回答:“看过。”科幻大片里的黑科技是凭空臆造的吗?其实不然。拉兹告诉同学们,科幻的世界观体系很多来源于现实世界,“科幻小说以文明为描写对象。”《流浪地球》里包含了很多的科学知识,比如天文中的柯伊伯带、比邻星、洛希极限等等。
“科幻能够为青少年提供最为丰富的想象空间,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让孩子们的目光投向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从小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科学精神,长大后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创新创造。”
“同学们周末节假日都会去哪些地方?怎么找到去这些地方的路?这些都藏在今天我们要提到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
早上9点,“2023开学第一课科学唤醒好奇”在成都泡桐树小学操场上生动开讲。“远航计划”领航员、国际大地测量协会GNSS干扰与欺骗工作组成员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分会主席、电子科大副研究员郭承军以《北斗,守护我们的家园以星空的名义守护》为题,为同学们科普了“北斗”的工作原理,展现了它与生活的密切关联。
讲座中,郭承军将经纬度比喻成电影院和教室里座位的排、列,简明地介绍了“北斗”的定位原理,“同样,地球上的位置也是通过第几行第几列来确定的,只是它有一个专门的名字,横的叫纬度,纵的叫经度。纵横交叉的点组成一个坐标系统,知道了经纬度,也就确定了位置,那么谁能看到经纬度呢?我们的北斗。”
而后,他又从日常生活、基础建设和自然灾害三个方面讲述了“北斗”如何在星空中守护我们的家园。
“早上7点剥开塑封食品袋,造型精致的蔓越莓贝果是由装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收割机收割的小麦制成的……晚上8点,睡觉前,看下快递到哪了。打开物流查询,依托北斗精确定位,包裹的快递信息一目了然。”
“……从城市环卫中能够自动探测垃圾存放量的垃圾桶,到可以实时监管车辆作业情况的环卫车辆,这一切,都有着北斗的身影。”
“……一支携带北斗终端的救援队伍沿着马尔康、黑水的317国道进入汶川并通过北斗短报文技术将消息传递出来,‘北斗’成为震区当时唯一的通信方式,大大加快了救援的效率。”
一个个故事案例让台下的小学生们听得入神,很多同学似乎陷入了思考,开始回想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时候借助过“北斗”。
讲座最后,郭承军还分享了他从事科研工作多年的感触:“有人说科学研究是无底洞,我认为这是不准确的,科学研究是不是无底洞主要看你是否想做一件事情。如果一生坚持做一件事情,并能为之奋斗一生,不应该用无底洞来形容,那应该是你的目标上一直有灯塔激励你前进。”
“远航计划”领航员,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自然博物馆校筹建组常务副组长欧阳辉带着成都自然博物馆的三件“镇馆之宝”走进草堂小学的校园,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量满满的开学第一课。
“现场的小朋友们有没有去过成都自然博物馆的?”欧阳辉问。台下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小朋友举起了手,引来了其他同学羡慕的目光。“目前成都自然博物馆有6万多件藏品,如果要找重点来看的话,主要有三件。”
欧阳辉详细介绍了合川马门溪龙的身长体重,还有它那超长的颈椎,以及能够找到如此完整的化石有多不易。在介绍第二件镇馆之宝隆昌铁陨石时,欧阳辉还让陨石跟合川马门溪龙有了一个“梦幻联动”。
“铁陨石跟恐龙之间有没有关系?会不会是它杀死了恐龙?实际上,是有可能的。关于恐龙灭绝有一个著名的假说,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全球生态系统的崩塌……其中有一个证据就是在距今6600万年形成的地层里,发现有一种元素的含量特别高……”
听到这句话,一个小男孩举起了手:“还有一个证据,地球上有一个大坑,是小行星撞的,在海里。”
“对,这个同学讲得特别好。这个坑现在已经找到了,有180公里的直径,在墨西哥湾的尤卡坦半岛。”欧阳辉听到孩子的回答,特别高兴。
在演讲的结束部分,欧阳辉鼓励孩子们与万物共生长,一起探索自然。而在他的PPT最后,他也用了这样一句话:“科技唤醒好奇,科技不仅是一点点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