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已有近30家A股上市公司修正过预报的2022年业绩,其中有十余家上市公司在修正业绩后,出现业绩“变脸”情况。而“变脸”原因不一,包括重大诉讼、经营突发变故、计提大额减值等,还有公司修正业绩是因为此前业绩预告不符合规定或出现“乌龙”事件。业内专家建议,针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脸”等不准确行为,应加强监管,并进行相应处置。
2月10日晚间,ST中捷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公告显示,在修正后,ST中捷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预计亏损4亿元至4.2亿元,同比减少18.81%至22.68%。而公司今年1月披露的业绩预告中,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盈利450万元至670万元,公司业绩出现腰斩。
ST中捷并非首例。去年12月2日,“果链”公司歌尔股份发布2022业绩修正公告显示,经修正后,公司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由去年10月份预计的盈利406096.79万元至470217.3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至10%)变为盈利 170988.12 万元至213735.15万元(同比下降50%至60%)。公司前后预告净利润变化幅度-63.64%至-47.37%,业绩由预盈变为预减。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股市场已有近30家公司修正了此前预报的业绩,其中,包括ST中捷、歌尔股份在内,共有十余家上市公司出现业绩预告“变脸”情况。在这些修正2022年业绩预告的公司中,仅有少数如奥普光电等几家公司上调业绩预期,绝大多数均是对业绩预期进行了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