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精打细算、城市风貌精雕细琢、城市色彩精描细绘
射洪城市全景。
虹桥路小游园。
道路小景。
涪江大道。
2月20日,遂宁市射洪县滨江大道未来广场路段,工人正在为本年度城市更新项目之一的道路改造工程打围。一旁的河堤上,三三两两的市民沿着休闲步道散步赏景,惬意十足。2022年,这里从满是树木的河堤,变成景物错落有致、兼具休闲、运动功能的场所。
小到“最美阳台”,大到“最美道路”,从居民家庭的变化到城市的更新,处处彰显着射洪建设“城市更新样板区”的思路。正如遂宁市委常委、射洪市委书记谭晓政2022年1月25日在全市“城市更新样板区”建设阶段工作总结会上所强调,要“推动城市更新从‘粗放生长’到‘精耕细作’”。
那么,射洪是如何精耕细作的?
2022年1月20日,大寒,经过改造升级的子昂广场如约与射洪市民见面。景观树下有了座椅,道旁路灯焕然一新,地面重铺新砖,新修的市民大舞台和儿童游乐区成为整个广场人气最旺的区域,到处是欢声笑语,一派祥和。
2021年底,射洪以“六街两广场”改造提升工程为“先手棋”,打响了城市更新“发令枪”。太和大道的分流区“长”出了小花圃,人车密集的人民街有了近3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夜间的滨江路流光溢彩……在推动城市更新上,射洪形成了共识——不搞大拆大建,着力打造城市“小场景”、营造生活“小确幸”。
2022年1月25日,射洪召开“城市更新样板区”建设阶段工作总结会,明确提出,2022年启动“五街三园两广场一天桥”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项目设计精雕细刻,城市景观精描细绘,空间利用精打细算,推动城市更新的“精耕细作”藏在点滴变化中。
2022年底,射洪市城市更新样板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射洪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在全市道路、街巷、小区、村落、商铺、阳台、庭院七个领域开展“最美”评选活动,以期发挥“最美”示范带动效应,带动全市人民共创美好城市。
市民文波家的阳台拟被评为射洪市“最美阳台”。小道左侧,蓝色瓷砖打造的鱼池边上,摆放着各种花草,红的粉的紫的,竞相绽放;小道右侧,几盆绿植生机盎然;小道尽头,粉色小花爬上了屋顶。
在一天一天的勤勉努力下,射洪城市面貌悄然发生着变化。
截至2022年底,射洪全市完成了15公里人行道的改造提升、30余万平方米城市道路黑化改造、4公里多道路彩色标线施划,广场、河堤健身步道补色6公里多,安装花箱隔离栏12余公里,增设花箱1000余个,行道树修枝整形600余株,栽种花、草、灌乔木等绿植130余万株。道路的改造提升,广场、河堤两侧绿化景观的更新,让市民真正实现了“出门见绿、花香四溢”的美好愿景。
滨江大道靠近城区一侧,是未来广场。2月20日,市民李女士坐在椅子上和朋友聊天,谈到广场的提档升级,她指了指附近新增的象棋桌、休闲椅说:“以前这里是一片树林,在没有大拆大建的情况下合理升级,绿道和休闲设施、公厕一应俱全。”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停车难、行车难的城市病也得到了“诊治”。据悉,射洪市协调小区、商场开放对外停车6处;增设路边机动车停车位3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300余个;改造公共停车场2处,建设生态立体停车场1个;对车辆乱停乱放、闯红灯、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圆满回收994辆人力三轮车经营权。至此,射洪基本解决了困扰市民出行的最大难题。
2月20日,记者驾车行驶在射洪涪江大道,被两旁间隔四五百米的“集装箱”吸引。只见白色的箱体上,亮着“城市驿站”4个字,走近观察,颇具科技感的建筑表面载明了它的功能:这是集智慧厕所、共享充电、共享雨伞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便民设施。
此外,射洪以诗酒文化、唐韵古风、红色文化为主题,打造节点景观20余处、口袋公园15处,以小摆件、雕塑烘托场景20余处,街角多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街景更加温馨。夜间,城区武安河街、金宸街旁的路灯点亮,形似酒樽的灯柱流光溢彩,为诗酒射洪镶上了“宝石蓝”。
射洪市城市更新样板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射洪将继续按照“东进、西畅、南拓、北延、中优”的发展总要求,大力实施“城市管理精打细算、城市风貌精雕细琢、城市色彩精描细绘”工程,推动城市景观升级、颜值靓丽、功能完善、能级提升,把城市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生态宜居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