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1 天下-
A11天下
  • ·300余名救援人员正在全力救援
  • ·乌克兰危机升级如何改变世界
  • ·普京国情咨文痛批西方挑起战争
  • ·白杰品股|期待新高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俄乌冲突升级一周年

乌克兰危机升级如何改变世界

2022年4月19日,在马里乌波尔,当地居民从被损坏的建筑旁走过。新华社发

  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危机骤然升级。回眸这一年,人们深刻感受到这场危机给世界带来的冲击。
  一年来,变化的不只是犬牙交错的对峙战线,从防护头盔升级到主战坦克的北约对乌军援,每天都在增长的伤亡数字,还有不断失血的欧洲经济,匈牙利面包房成倍上涨的电费和面粉账单,突尼斯农场主面对的高昂饲料价格……这场“21世纪以来欧洲发生的最大规模军事冲突”带来的全球安全挑战之严峻、地缘政治变动之剧烈、经济社会受冲击之广泛,远超预料。

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火炮、坦克、无人机,硝烟、废墟、逃难者……类似画面几乎每天都在电视以及社交媒体上滚动,告诉世界这场冲突的烈度并未随时间流逝而减弱。相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竭尽全力试图击败俄罗斯,全球安全形势正面临螺旋式恶化的风险。
  在美国主导下,北约持续向乌输送武器装备,提供人员培训与情报支持,不断给这场危机火上浇油。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总额已达300亿美元。从最初只向乌提供头盔等非致命性军事装备,一步步发展到提供单兵反坦克导弹等致命性武器,再到提供装甲车、自行火炮等重武器,近来又承诺提供主战坦克并且开始讨论提供战斗机等进攻性武器,西方对乌军援力度不断升级。北约在东欧、波罗的海三国等俄周边地区不断加强军事部署,积极吸纳瑞典、芬兰入约,德国、法国、丹麦等北约成员国大幅增加国防开支,这些举动都在不断刺激俄安全神经。
  在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看来,欧洲“事实上已经间接与俄罗斯交战”,“不久我们就会听到所谓‘维和部队’这类东西了”。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研究主管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认为,西方向乌提供坦克极有可能导致俄罗斯与北约走向直接冲突的边缘。俄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塔斯社采访时也警告,西方旨在全面遏制俄罗斯的政策极其危险,有可能导致核大国之间的直接武装冲突。
  为应对西方军事压力,俄罗斯也在加紧强化军力,展示战略威慑能力。一方面,俄军加大对乌军事、通信、能源基础设施的攻击力度,以破坏乌战争潜力。另一方面,俄通过部分动员扩充军力,并计划在2023年至2026年进行大规模调整,将军队人数扩充至150万,同时加强装备供应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国防需要。

外溢效应波及全球

  面对西红柿、大米、鸡蛋等食品价格翻番,埃及垃圾回收工阿卜杜勒-拉赫曼不得不再去找一份夜间兼职以养活三个孩子;突尼斯小农场主梅里亚无力承担饲料价格大涨带来的成本激增,不得不卖掉三分之一的牲口以减少亏损;匈牙利面包店主玛吉特眼睁睁看着天然气账单上涨超过6倍,经营陷入困境……乌克兰危机升级,尤其是西方针对俄罗斯的严厉制裁,对各国经济和社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溢出效应波及全球。
  在经济层面,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剧全球通胀。俄罗斯是世界主要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西方对俄多轮制裁干扰破坏市场机制,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创下历史新高。俄乌都是粮食出口大国,冲突导致两国出口受阻。尤其是西方针对俄农产品出口设置“隐性壁垒”,致使俄出口商在许多环节被“卡脖子”,国际粮价受此影响大幅波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显示,2022年,45个国家和地区的总计约2.05亿人处于“危机”级别或更严重级别的粮食不安全状态,人数较上年大幅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通胀率为8.8%,远高于2021年的4.7%。美国、欧洲、日本通胀率均处于数十年来的高点,土耳其、阿根廷等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通胀形势更为严峻。
  在社会层面,乌克兰危机升级引发新的难民潮,同时也加剧了全球贫困问题。一年来,数百万难民逃离乌克兰,形成欧洲二战以来最大难民潮,挤占欧洲各国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令这些国家的财政不堪重负,对其社会保障与协调能力构成严峻考验。从全球范围来看,粮食价格高企,对全球最贫困人群的冲击最严重。据世界银行估算,粮价每上涨1%,全世界就会有10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中。通胀加剧也在激化许多国家的社会矛盾,购买力下降导致的抗议和骚乱时有发生。
  眼下,乌克兰危机尚无平息迹象,对世界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外溢效应仍将持续。

劝和促谈方为正道

  乌克兰危机负载着上世纪冷战遗留的历史问题,凸显当下百年大变局中的复杂博弈。
  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中国对冲突扩大化、长期化感到担忧。一年来,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推动局势降温、尽早实现停火止战和避免人道主义危机作出努力。
  回顾中方历次表态,劝和促谈始终是关键词,呼吁理性冷静一以贯之。
  从冲突发生的第二天起,习近平主席就提议通过对话寻求政治解决争端。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冲突战争没有赢家,复杂问题没有简单答案,大国对抗必须避免。他多次同法国、德国、美国等国领导人和欧盟等区域组织负责人通话,清晰阐明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主张:“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要坚持劝和促谈”“要防止出现更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要构建欧洲和亚欧大陆持久和平”“要防止局部冲突扩大化”。
  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实现世界长治久安提出中国方案,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同与支持。日前,中国政府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为解决全球安全难题提供更系统的思路、更可行的举措。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说,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协同合作的发展方式,这超越了通过强权竞争与军备竞赛来实现自身安全最大化的零和思维。印尼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表示,不同于某些西方国家片面追求自身安全的思维,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追求的是共同安全,是强调和平、合作的安全观,有利于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信的国际秩序,对人类实现持久和平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