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城区。
近年来,四川县域经济基础不断夯实、规模持续扩大、质量稳步提升,全国百强县(区)数量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当前,县域经济已成为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基本盘,而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下半场”,重点也已经从扩大中心城市规模,变成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按照省委作出的“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在全省各地正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保安全之际,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即日起推出“从春天出发——走进百强县(区)看四川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通过聚焦射洪、西昌、简阳、彭州、攀枝花市东区、成都金牛区和武侯区等百强县(区),展示四川县域经济新版图,讲述中国现代化建设四川篇章的发展故事。
2022年7月,四川射洪首次跻身《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位列第98位。排名第一的是连续18年蝉联榜首的江苏昆山。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射洪如何高质量发展,力求再突破、再向前?
2月初,射洪市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加快建设更高位势全国百强县、西部现代化工业强市、成渝中部共同富裕先行区、“锂电之都”核心区和遂宁市域副中心的冲锋号。
射洪目标高远:到2030年,形成锂电新材料、食品饮料、能源化工三个千亿产业集群,将在成渝中部地区率先进入县域经济“千亿俱乐部”。
2021年12月26日,射洪市发改局能源交通股股长李丹丹和50多位同事一道,前往江苏昆山学习。
从虹桥机场一下飞机,李丹丹就被震撼到了,让她感受深刻的是昆山人超长远的眼光。“昆山一个县级市,居然通地铁,从上海到昆山就20分钟。”李丹丹说,“据了解,早在规划建设初期,昆山就预留了轨道交通的建设空间,并积极向上争取延伸。”
然而,一个县级市要拥有轨道交通谈何容易,在全国都没有这个先例。李丹丹了解到,通过超前谋划、提前预留土地、财政支持等方式,昆山把不可能变为可能。2010年10月,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开始建设,2013年10月16日正式通车试运营,昆山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县级市。
放眼射洪,2022年虽入列百强县,却是榜单中不通铁路的两个县域之一。射洪市铁建办工作人员梁为军介绍,射洪首条铁路——绵泸高铁绵遂内铁路绵遂段,控制性工程将于4月底开工,全面开工预计在6月。按照规划,四年后,射洪将可通过铁路直达遂宁、绵阳,并通达成都。“另外重庆方面已在做预可研,预计五年后射洪将直达重庆,耗时大约70分钟。”梁为军说,“这样一来,地处成渝中部的射洪,将打破铁路瓶颈,进一步助力射洪经济社会发展。”
让李丹丹震撼的昆山思维,不仅在交通发展上。“昆山的工业,应该说是非常强了。但他们的眼光,早早放在了远方。”在参观蒲公英科创产业园时,李丹丹发现,产业园没有一家传统工业企业,“昆山已经做得这么好了,还在不断谋划,事事争先,每天想产业转型、智改数转的事情,确实让人佩服。”
记者了解到,不只是在交通上学习,作为百强县“新人”,射洪对标“昆山之路”,2023年准备再派50人到昆山挂职,深度交流学习,将围绕“昆山之路”发展历程及其精神内涵、新型园区建设与智能制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内容开展对标。
千“锂”之行,始于足下。1991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锂离子可充电电池。就在第二年,在射洪的城北,国营射洪锂盐厂在一块河滩地上开工,这是当时全国唯一的锂盐厂,射洪因此早早与锂电结下“不解之缘”。以锂电新材料为突口,射洪开启了百强县步伐。
2004年,天齐集团入驻射洪锂盐厂。天齐锂业通过收购海外锂矿,拥有资源折合碳酸锂当量约1700万吨,约占全球已探明的锂矿资源的20%,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矿石提锂企业及亚洲第一的锂化合物生产商。
从格林布什矿到阿塔卡玛盐湖矿,“家中有矿”的射洪,在锂电产业这条高速赛道上占得了先机。天齐锂业、盛屯集团、蜀道集团等龙头企业纷纷聚集,去年锂电产业产值突破320亿元,同比增长309%。
“今年的目标是600亿,2025年实现1000亿!”射洪市经科局规划与园区股股长徐祥介绍,千亿目标并不是喊口号,射洪有这样的底气。
2022年6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0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16个化工园区名单,射洪锂电化工园区被正式认定。奇怪的是,当地招商并未过多提及。
“因为排队的企业太多,土地已经用光了。认定之时,就是相关企业入驻之时,不需要再招商了。”徐祥介绍,以盛新锂能的3万吨氢氧化锂、新锂想5万吨正极材料、富临新能源11万吨磷酸铁锂等百亿项目为代表,将进一步助推射洪速度,“按略低于现价的价格算,这些企业的产值都过百亿元。”
不只是龙头带动,射洪经开区成功入围首批省级“5+1”特色产业园区、首批“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射洪锂电化工园区是全省唯一冠以锂电名称的专业化工园区。射洪已建成川渝地区产业链最完善的锂电集群。集群内现有上市公司10家,锂电及相关企业36家、项目50个。先后与5所高校、3名院士专家达成深度合作,特聘“天府学者”专家1名、长江学者1名,集群内现有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5%。建有国家级研发平台3个、省级创新平台9个,拥有国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
化工园区认定通过后,射洪锂电产业承载空间逐渐变大,基础锂盐、电池回收、金属锂等重大项目落地问题得到破解。锂电科技学院、专业化工园区平台也吸引着更多科技人才服务射洪锂电产业发展。“我们正有序推进经开区扩区调位,积极推进射洪锂电化工园区扩区。”射洪经开区锂电产业局局长张一帆表示。
“对射洪来说,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高点起步、高位求进!”射洪市委主要负责人说。
要实现这一目标,既要加固在锂电新材料领域的原料、技术、市场占比等优势,更要避免“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必须开辟新赛道。
射洪规划了另外两个千亿产业:食品饮料、能源化工。2022年6月,“中国白酒之乡·射洪”授牌仪式暨四川沱牌绿色生态食品产业园成立大会在射洪举行。脚步不停,当月,射洪市党政考察团到泸州市古蔺县、江阳区和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等地,考察学习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经验,把“酒都”“酒城”的成功之策转化为“酒乡”加快发展的务实之举。
“2022年,沱牌产业园启动实施项目9个,完成年度投资近10亿元,实现园区产值150亿元。”四川沱牌绿色生态食品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瞿祥介绍,2023年,力争新开工项目10个以上,招商引资企业5个以上,全年实现园区产值220亿元以上。
“一瓶酒”的价值还在不断放大,沱牌舍得增产扩能项目完成后窖池数量将突破2万口,将加快实现特色产业集群的蝶变。天马玻璃年产50万吨高档优质轻量玻瓶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预计今年3月正式投产,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亿元。
与此同时,在正大食品公司的生产加工基地里,白羽肉鸡正流向生产线。2022年,企业完成毛鸡屠宰量1500万羽,实现产值8亿元,未来全年可实现满产3000万羽的生产规模。
通过发挥白酒、白羽肉鸡等产业特色优势,延伸酒粮种植、食品包装、精深加工等链条环节,射洪将打造成渝绿色食品供应基地。
在能源化工方面,目前射洪探明天然气远景储量超2万亿立方米,目前已勘探26口井,其中12口井已投入生产。“2022年,全市16家能源化工规上企业实现总产值51亿元。利税12亿元,同比增长83.6%。”射洪市经科局经济运行股股长赵虎介绍,射洪将以美丰化工、美丰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依托,进一步布局轻烃厂、净化厂,并着重向着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射洪已勘探出超大储量的致密气田,致密气远景资源量预计达1.6万亿立方米。2022年1-9月,射洪境内生产天然气16646万立方米,预计全年产量将达到2.5亿立方米,产量创历史新高。”赵虎说,“千亿能源化工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射洪市能源化工产业,助力射洪成为更高位势的全国百强县。”
根据发展规划,这两大产业分别将在2027年、2030年达到千亿规模以上。“三个千亿产业,将助力射洪成为更高位势的全国百强县,在成渝中部地区率先进入县域经济‘千亿俱乐部’!”射洪市委主要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