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四川-
A9四川
  • ·解读终生勤奋的天才苏东坡
  • ·《千古风范苏东坡》迎来收官之夜
  • ·今明天气
  • ·空气质量
  • ·成都今年首场特大型人才招聘会将于2月25日举办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莫砺锋教授今登“名人大讲堂”开讲

解读终生勤奋的天才苏东坡

东坡文化季

  2月24日19:00,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莫砺锋,将在阿来书房登上“名人大讲堂”,以“苏东坡的现代意义”为题开讲。
  本场活动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是名人大讲堂“东坡文化季”又一场重磅线下活动。届时,封面新闻APP将进行网络同步直播,感兴趣的网友可以锁定封面新闻直播间,线上观看。
  作为文学家的苏东坡,一生写过众多诗词文章,相当于用作品记录和表达了自己的一生。在本场演讲中,身为苏东坡的异代知音,莫砺锋将以《卜算子》《后赤壁赋》《定风波》等苏东坡的诗词文章和东坡弟弟苏辙的诗词文章为线索,从六个方面讲透苏东坡。
  莫砺锋教授是国内研究古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宋词、宋代文学的资深专家,学术成果卓著,在业内有很高口碑。同时,莫教授还积极探索学术普及读物的新写法,认可并擅长将专业知识进行转化,让古典文学研究的精华进入当下,成为现代人的精神资源。他曾三次走上央视“百家讲坛”,向大众读者讲述“诗歌唐朝”“白居易”“杜甫草堂”,幽默风趣,深受喜爱。
  1949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莫砺锋,曾梦想着考上清华大学做科学家或工程师。在求学岁月,无数个没有煤油灯的漆黑夜晚,莫砺锋在默诵回味古诗词中,与杜甫、李白、苏东坡、屈原、陶渊明、辛弃疾成了“莫逆之交”。1977年,莫砺锋考入安徽大学外文系,又在机缘巧合之下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成为程千帆的弟子,从此“一头扎进”古代诗词的研究事业至今。莫教授深度研究过杜甫、黄庭坚等多位古代文人,其中苏东坡是他尤为钟情的研究对象。
  苏东坡是天才,但天才要实现自己的潜能,也离不开后天的勤奋。在莫砺锋看来,苏东坡就是一个“终生勤奋的杰出天才”,“苏东坡有过人的勤奋。他晚年对弟子晁补之说过,他说我年轻时开始读书,古人读书是读经典,我每读一部经典,一定从头抄到尾。他到了黄州以后,已经40多岁闻名天下了,有人去看他,发现他在家里抄《汉书》,他自己说是第三遍抄《汉书》了,全文抄。他第一遍用楷书抄,第二遍用行书抄,一边抄还一边练字,他下过苦功夫。苏东坡一生都在学习,一生都在思考,所以他的创造性也是贯彻终身的。而且苏东坡不仅仅是一个文学艺术方面的智者、一个大学者,他的学问、他的兴趣、他关注的对象,实际上是遍布其他学科的,可以说是理工他都关注。”莫砺锋说。
  此外,苏东坡平易近人的人格,也让莫砺锋敬佩,“苏东坡是一代名人。这是肯定的,他不光是千古名人,他在当时就是名人,他很早就有名了。他考上进士是20多岁,在考场上写的那篇作文是后来选到《古文观止》的文章。现在我们每年高考也有一些好文章,满分作文登在各地的报纸上。所以,他一下子就闻名了,他的诗、他的古文、他的书法,都非常有名,真正的大名人。我们现在也看到一些名人,往往是高高在上、拒人以千里之外,非常的傲慢,自我膨胀,我们看看苏东坡是怎样的。苏东坡自己说过,说我这个人交朋友是不讲对方的身份,上可以交玉皇大帝,下可以交卑田院乞儿,卑田院就是宋代的乞丐收容所,跟乞丐都能交朋友。他三教九流都能相交,不歧视身份比他低的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