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传统评剧现代化之路
评剧《良宵》演出照。
王丽京(右)饰演“张五可”,李妮(左)饰演“阮妈”。
评剧《花为媒》演出照。
王丽京 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评剧表演艺术家,新派第三代传承人。代表作有《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
李妮 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评剧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评剧表演风格传承人,代表作有《花为媒》等。
蔡长旭 中国评剧院副院长
“花开四季皆应景,俱是天生地造成。春季里风吹万物生,花红叶绿草青青,桃花艳、梨花浓、杏花茂盛,扑人面的杨花飞满城……”3月7日晚,由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王丽京、李妮等主演的评剧《花为媒》在南充大剧院上演,当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段《报花名》响起,全场观众立马送上热烈的鼓掌。
这是继3月3日、4日《花为媒》《良宵》在成都首演后,中国评剧院在四川大地再次唱响评剧经典。演出结束后,王丽京、李妮、中国评剧院副院长蔡长旭分别接受了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分享传统评剧艺术的现代化之路。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1910年前后形成于河北唐山,始被称为唐山落子;1923年发展于沈阳,又被称为奉天落子;1935年始称评剧,深受东北、华北人民喜爱。评剧经历了百年发展,成就了成兆才、白玉霜、新凤霞等一批优秀的评剧表演艺术家,《玉堂春》《秦香莲》《花为媒》等经典唱段流传至今。
如今,散发着独特艺术魅力的评剧,已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此次来成都、南充演出,却是中国评剧院建院68年来首次走进四川。“在演出前,我们也曾担心四川观众会不会因为剧种不同而理解困难,结果观众的满堂喝彩让我们的种种疑虑烟消云散。”在剧中饰演“张五可”的王丽京,是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的徒孙、“新派”评剧第三代传人。《花为媒》既是“新派”代表剧目,也是评剧经典保留剧目,在整个评剧界乃至戏曲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此次在四川上演的《花为媒》是中国评剧院推出的评剧精粹版,该版在原有舞台版本的基础上,吸收了电影版的精华,以轻松、诙谐的表演方式,讲述了两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旋律优美,唱词风趣,十三个人物各有千秋,每个角色性格鲜明,精彩至极。一曲唱罢,蓉城戏迷纷纷用“再来一个”的呼声,表达对评剧的意犹未尽之意。
国家一级演员、赵丽蓉评剧表演风格传承人李妮介绍,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功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评剧绝不是高高在上的,别的剧种道白(指戏曲中的说白)必须打字幕,评剧之所以接地气,就是因为它的演唱方法都是以汉语拼音的发音为主,能听懂普通话就能听懂评剧。每表演一个笑点,大家都能够跟台上演员呼应。2016年,《花为媒》在全国进行巡演,短短不到4个月时间,我们走了5个省32个城市,演了84场,每到一个地方,观众的反响都非常热烈。”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戏曲工作者也在不断探索艺术进化之路。王丽京直言:“戏曲不光要传承,还要发展。传统戏的创新,一定要做到‘旧中有新,心中有根’,这8个字也是我们这代人的工作和使命。”以“白派”代表作《马寡妇开店》为创作背景的剧目《良宵》就是一个鲜活生动的创新案例,经过剧院精编后的《良宵》剧情主要集中在一天晚上,剧中女性形象有主见、独立自主,让观众在传统戏剧中感受到强有力的现实召唤。
王丽京也希望各个剧种之间加强交流、互相促进。“过去,各个剧种的老艺术家们是经常在一起交流的,彼此都是很好的关系。像晓艇老师,在我们还小的时候,经常去我们剧院排演一些节目,我们都见过。”原来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评剧院就曾邀请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晓艇到北京授课,教授川剧小生剧目、功法,如《逼侄赴科》《酒楼晒衣》等。在3月4日评剧《良宵》的演出现场,晓艇的身影也出现在观众席。
中国评剧院副院长蔡长旭就是当年跟随晓艇学习川剧小生的一员。他回忆:“晓艇老师是小生界的一面旗帜,他到北京授课的时候,全北京唱小生的几乎都来了,影响非常大,我们受益匪浅。”多年来,评剧与川剧一直互相取长补短,川剧曾吸收过评剧剧目《金沙江畔》的优秀构思,评剧也在改革创新中融入了川剧小生的表演元素,互相借鉴。
蔡长旭希望通过剧团之间的强强联合,促进传统戏曲的普及与推广。“评剧以后的发展其实关键在于年轻观众的培养,我们可以有效利用当地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平台进行推广,使评剧深入都市年轻人的生活之中,让他们在工作之余充分了解和认识评剧艺术,大力加强评剧艺术传播的深度与广度。”明年,他将带着《杨三姐告状》等传统剧目再度登陆四川,向更多观众展示评剧的艺术魅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荀超实习生汪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