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四川-
A7四川
  • ·进百行观百业 数读蜀地烟火气
  • ·成都熊猫爬墙下,游客长队排起来
  • ·成都,复苏在春天里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从车等人到人等车

成都熊猫爬墙下,游客长队排起来

成都红星路步行街熊猫直通车前排起长队等待坐车去看大熊猫的游客。

  天府国际机场机场专线上车点排队买票的乘客。

  在春熙路排队坐车去看大熊猫的小朋友。

  清早的阳光穿过玻璃幕墙,照在IFS努力爬墙的“大熊猫”背影上时,熊猫直通车司机黄沂开启了新一天的忙碌。
  这个春天,和气温一同按下“快进键”的,还有景区、商圈、交通枢纽涌动的人流车流。
  戴着熊猫头饰追随“顶流”花花的游客、拖着行李箱行色匆匆的旅人……成都市中心地标IFS的“大熊猫屁股”下面,许久不见的景象回来啦。
  全国各地来蓉旅客排起候车长队,他们的身影融进城市脉络中,实现着与春暖花开的双向奔赴。

熊猫直通车司机黄沂:
闹热的生活,有奔头

  3月10日上午9点,红星路步行街IFS“大熊猫屁股”下面,一辆熊猫直通车即将发车,车上47个座位坐得满满当当。站台上,等候乘车的乘客排起了长龙。“坐不上的坐下一辆,10分钟就发车了。”顺着黄沂手指的方向,另一辆熊猫直通车已经就位。
  黄沂是该线路的驾驶员,是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过去三年,感受过城市“冷清”一面的他,更加珍惜眼前的闹热。“那时一天跑两趟,几乎没什么乘客。”班车站站停,但鲜有乘客上下车,如今,就在始发站,车内游客已满员。
  10日当天,由于黄沂车内乘客的目的地都是熊猫基地,他也按照要求,灵活地调整了线路,舍弃了宽窄巷子、文殊院等中途站点,从春熙路直达熊猫基地。这样的调整,对黄沂来说也轻松不少:“高峰期骡马市、市三医院那里特别堵,直达的话可以避开。”即便如此,这趟行程还是比疫情期间多花了近10分钟。
  满满的一车游客在终点站——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下车后,黄沂的忙碌才刚刚开始,“去熊猫基地的高峰从早上8点就开始了,返程高峰从下午2点一直持续到6点。”
  对于黄沂来说,乘客的多与少,跟收入并不直接挂钩,但他却格外喜欢眼前的这番热闹。“看着满车的乘客,给他们推荐成都好耍的、好吃的,我觉得很有意思。”在这个热情又开朗的老成都人心中,闹热的生活,才有奔头。

东北游客祝女士:
一拖再拖的四川游,终于奔现

  即便路上拥堵了不少,车上乘客的心却很舒畅。
  “3年前就准备好的成都攻略,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坐在黄沂的车上,从东北来成都游玩的祝女士难掩兴奋,曾经一拖再拖的旅行,如今终于可以说走就走。
  戴着熊猫发箍的妙妙和姐姐一路聊天,4岁的她并不知道这场旅行的意义。这是她人生的第一次旅行,今年,妈妈还计划带着她自驾去一趟西藏,“现在出行方便了,可以多出去走走。”
  10日上午9点40分,当车辆稳稳停靠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西门的车站,车上的乘客们有说有笑地下了车,期待着与大熊猫界“顶流”花花的“奔现”。

新机场大巴驾驶员杨聪:
流动的面孔,带来踏实的忙碌

  去年底,杨聪换了新工作。当时,开旅游大巴的他,已半年没跑车了。车停在停车场里,人待在家里,就拿着基本工资,杨聪的心情从最开始的闲适,到逐渐焦虑。“总要另找出路。”拥有一技之长的他,在去年底成为天府国际机场专线1号线的一名驾驶员。
  刚到新岗位,杨聪的心里还是没底。安静的车厢带来的“孤独感”,让他不适应,也让他更怀念热闹,“热热闹闹,才能红红火火嘛”。
  仿佛一夜间,这种“孤独感”消失了。
  3月10日上午9点,杨聪驾驶的天府国际机场专线1号线车辆从春熙路出发,在成都东客站上客后,车内已座无虚席。没有座位的乘客,只能等待15分钟后的下一趟车。
  从八方而来,又要奔赴各地的乘客,为车厢点亮了流动的色彩。
  新疆的文先生和妻子刚结束了成都的两天之旅。他们将前往安徽,随后还要去广州和马来西亚。这是两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次旅行,也是迟来的蜜月旅行。
  上海的文先生低头处理着手头的项目。做国际教育的他,终于完成了搁浅半年的计划,来成都拜访了客户。今年,他往来成都将更加频繁。
  北京的李女士则是首次来成都出差。在成都商场里交流学习,在大源中央公园、镗钯街的小店里找灵感,这趟成都行让她“收获很大”。
  这些故事,与杨聪“擦肩而过”。在驾驶室这方小天地里,他也有自己的小确幸:车上的人多起来了,路上的车多起来了,路边的景也多起来了,虽然早晚高峰让驾驶不再那么顺畅,但他的心却感到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