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4 宽窄巷-
A14宽窄巷
  • ·与范仲淹苏东坡“见字如面”
  • ·《公园北京》追问空间对精神的意义
  • ·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逛公园”也是一门学问

《公园北京》追问空间对精神的意义

  当康有为日夜坐于异国的公园之中,写下“故国园亭梦似归”的时候,他在想什么?当梁启超提出“一日不到公园,则精神浑浊,理想污下”的时候,公园对于他现代国民、现代国家的理想又意味着什么?“公园”的概念如何引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北京,在这个过程中,又如何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明的对接与转化?
  2023年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园北京:文化生产与文学想象(1860-1937)》(以下简称《公园北京》)上市。作者林峥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公园北京》的研究内容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北京的公园,既包括当时政府正式建造、开放的公园,也包括具有公园性质的公共游览空间。

为什么要做公园研究

  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林峥常遇到同行学者或关心或怀疑地问:为什么要做公园研究呢?在《公园北京》中,她给出了答案。公园是大众休闲场所,与林峥的成长经历也关系密切,“我是80后,小时候春秋游,学校都会组织去公园,归来还要统一写作文。那是福州小学生每年的惯例,而且这应该是一个全国性的活动。”
  林峥和同学们经常会去西湖公园,那是由福州的小西湖改建的。她也时常和家人前去游玩。林峥自小长大的家毗邻福州的温泉公园,假期时,她会在饭后与母亲一起去公园散步。当时她尚不明了这种“习以为常”的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但私人的感性经验,却使我对于公园始终怀有天然的敏感和亲切。现在想来,这两个公园其实分别代表了现代中国两种典型的公园模式:前者是将既有的中式传统园林开放,后者则是另起炉灶的西式绿地公园。”林峥写道。
  正是这些切身的经验,令林峥深刻地意识到,这种未被宏大叙事所关注的且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空间与生活的实践,却在人们实际的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尝试做的,恰是打捞这些历史缝隙日常生活的碎片,复原历史的丰润和幽微之处,追问物质空间对于精神世界的意义。”林峥说。

公园承载了怎样的人文精神

  在《公园北京》中,林峥以中央公园、北海公园、城南游艺园与陶然亭为个案,借以一一对应传统士绅、新文化人、新青年、普通市民、政治团体这五种人群的生活及表现,同时也分别反映公园所承担的启蒙、文化、文学、娱乐、政治等功能,以点带面,辐射不同的人群和功能。
  例如,林峥提到的中央公园,是北京至关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之一,创立于1914年。因其前身是社稷坛,具有独特的象征意味和地理优势,又富于不俗的审美品位,遂吸引了众多文化精英。中央公园的茶座在当时北京的公园中首屈一指,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来今雨轩”。关于来今雨轩与京派文人的关系,学界此前已多有讨论。“中央公园的茶座,提供了知识分子议政、论学、休憩、写作的空间。公园茶座与知识分子之间的独特渊源,某种程度上承袭了中国士大夫的园林美学传统。”林峥说。
  虽然,我们所讨论的存在于上世纪的公园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公园北京》却提醒了我们,在春日里,我们去散步的每一座公园,都可能蕴含着从历史深处散发出的深厚文化气息。这本书也促使我们去思考,公园作为公共空间,它的背后又承载了什么样的人文精神与城市视野。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珈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