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三台县城郊有三座远近闻名的佛塔,分别是位于城东东山公园的东塔、城南玉林乡的南塔和城北王家桥北岗山的北塔。
东塔最为古老,建成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南塔最年轻,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座塔中,离城最近的是北塔,如果去江边散步,不经意间北塔就会进入眼帘,于是升起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临北塔的冲动。
金秋十月底的一个下午,难得的秋阳像一团温暖的火焰,再一次点燃了我游登北塔的热情。于是我约上老友,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王家桥北岗山下。
时令虽是深秋,盘曲而上的山路两旁,竹林、树木仍然苍翠挺直,树丛里偶尔闪现几朵野菊花、五色梅、银莲花,以及一些不知名的花儿。大约半个多小时,我们就登上了山顶。山门紧闭,里面却犬吠不断。站在北塔山门前,可以望见大半个县城。凤凰山与长平山则如县城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远山之下隐约可见涪江。
据史料记载,北塔由清嘉庆年间三台县知县沈昭兴组织修建。塔身坐北朝南,为九级六边形内部楼阁式塔结构,外形挺拔秀丽,向上每一层逐步收缩,壁内石阶盘旋而上。说北塔是一座佛塔,其实是不准确的。北塔的修建,与佛寺有关,但又并非建于僧院寺庙之处。乾隆庚午年(1750年),位于琴泉寺后山顶的惠义寺塔毁于一场大火。清嘉庆丁卯年(1807年)沈昭兴到任三台县知县,才有了重建惠义寺塔的想法,原址重建还是另选他处,他心里也暂时没有答案。
嘉庆十八年(1813年)春,沈昭兴从京城公干回到三台任上,便与三台各界人士商量重建惠义寺塔之事宜。大家都说,三台这个地方自唐代以来,教育发达,人才辈出,先后涌现出了苏易简、姚希得、蹇彝、张翀、白贲、王任等众多俊杰贤才。沈昭兴深为感慨:“昔之梓州光光如彼,今之三台寂寂如此,盖此塔为风水之所钟,昔巍然而今荡然也。夫善恶感应之说,可以惩劝冥愚,辅佐治理,贤者犹存而不废,况有裨于人文化成者哉。”(沈昭兴《重建北塔记》)
经过反复踏勘、选址,选中了距离琴泉寺二里多地的城北王家桥北岗山顶这块风水宝地,重建惠义寺塔。
为筹集建塔资金,沈昭兴深入宣传发动,带头捐出官俸。一时间,县内士绅、群众纷纷响应,捐款捐物,“募民财以集成”。随后他亲自挑选精打细算的会计管理财务,又遴选谭曾长、李浩智等方正不阿的诸生作管理人员,挑选能工巧匠作施工技术人员,经过两年的努力,北塔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落成。
正在沉思之间,北塔山朱红色的大门哐当作响,随后慢慢开启。我向看守塔院的何大爷说明来意,他把我们让了进去。
原来北塔并不孤独,围绕它的还有一座朝阳观。朝阳观什么时候建的,我没有详考,但至迟在民国时期,它已存在多年。抗日战争时期,内迁三台的东北大学教授孔德登临北塔后,曾留下一首诗:“郭外萧萧野色新,青灯古塔已成陈;秋风秋雨朝阳观,曳杖寻诗自有人。”可惜,今日的朝阳观已经明显式微,观门半开半掩,里面空空荡荡。
我径直来到北塔前,仰观北塔,挺拔高峻,直插云端,西北角塔楞上的草茎在秋阳的照射下泛着苍黄的光芒。青天白云之下,北塔显得更加邈远脱俗。
夕阳西沉,霞光万道之时,我登临了这座芳声久远的督学之塔、教育之塔、文化之塔。
北塔门前置石梯四级,进入塔内,一到五层皆有石龛造像,供游人膜拜。塔内石砖上,隐隐约约还能看到旧时的铭文,其中一处铭文为“北塔县令沈昭兴制”。站在北塔内壁窗孔俯视、眺望,东北面涪江逶迤,澄江似练;稍稍低身抬头,透过塔孔,则见蓝天之下,远山如黛,重峦叠嶂,一幅寥廓江天万里秋的画卷在眼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