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特别报道-
A7特别报道
  • ·宁夏引黄古灌区的“蝶变”之路
  • ·韦桥村农旅融合发展续写沿黄地区传奇
  • ·一张身份证里的“黄河往事”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宁夏引黄古灌区的“蝶变”之路

宁夏引黄古灌区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

袁东江示范拉闸放水灌溉农田。

  3月上旬,“塞上江南”的融冰才开始。在宁夏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村里平整好的大片土地,正静静等待着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春灌。
  青铜峡是黄河上游最后一道峡谷,总长10多公里。自秦汉起,当地先民就在该峡谷凿渠引水,十余条引黄古渠由此而发,密织如网,纵横交错,灌溉了广阔土地,最终逐步发展形成现在的宁夏引黄古灌区。
  黄河从韦桥村的东南方向经过,在村里那些如血管般的渠道不断延伸的过程中,“天下黄河富宁夏”得到生动体现。

被动适应自然的“改良”之路

  韦桥村素有“汉唐古渠第一村”的美誉,汉延渠、唐徕渠、大清渠、惠农渠四大古渠穿境而过。
  虽然处于宁夏引黄古灌区的核心区,但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并非一直得天独厚。“过去,周边的盐碱地较多,很容易返碱(土壤底层的盐分上升到地表)。”年长的村民说。
  专家表示,当地盐碱地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
  在雨量少、蒸发强的气候条件下,宁夏引黄古灌区一带的土壤自古就存在盐碱化现象。事实上,引黄古渠的作用之一就是通过引进黄河水来溶解、洗刷盐碱,改良土壤。然而,由于过去部分区域大水漫灌、有灌无排,使地下水位升高,导致盐碱向表土积累,加剧土壤盐碱化。
  韦桥村也曾饱受盐碱之苦。“反碱后,农田表层覆盖着一层白色的颗粒状物质,人走在上面,会发出碎裂的声音,等到播种时节,往往需要翻整几遍,才能找到适合的土层。”韦桥村村民袁东江说。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韦桥村村民开始大规模垦荒,并对原有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采取渠灌沟排、井渠结合、暗管排水以及平整土地、定时耙地等方式,逐步治理盐碱地,使得引黄古渠系统的效益发挥得更好。
  “治理后的土地,农作物的产量明显提高。”袁东江说,村里种植的“黑美人”西瓜采用了大棚种植,产量和品质都很好。他说,土地能灌能排才能实现高产。
  因此,在宁夏引黄古灌区,兴修水利以利灌排是通用的做法。不少地方通过升级水利工程,将原来小而散的地块变成了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连片高标准农田,成为名声在外的美丽乡村。

主动优化灌区的“改造”之路

  随着岁月的变迁,黄河边上现存的古渠,虽然部分已被冲毁淤废,有的经历了重修合并,改了名称,但大多数至今仍在发挥效用。
  在宁夏引黄古灌区历史超过100年的14条古渠中,青铜峡段分布了12条。在历史长河中,这些水利工程设施不仅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效益,还在当地水利开发建设史上留下了值得记录的一笔。
  以唐徕渠改造为例,它的渠道控水闸经历了木闸堰、水泥浆砌石闸堰、钢筋混凝土闸堰的演进;闸门控水方式也经历了人工插木杠挡闸、人工启闭木闸、自动远程控制闸门再到测控一体化闸门的变化历程。如今,宁夏引黄古灌区各支渠上的许多老式闸门都换成了现代化的智能闸门,整个灌溉渠系配水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 (下转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