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甘肃盐池湾湿地内,保护站的工作人员正在观望黑颈鹤。
4月20日,四川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青海西海都市报、云南开屏新闻(春城晚报)、甘肃奔流新闻(兰州晨报)4家主流媒体联合推出的“黑颈鹤之旅 生态美之路——青甘川滇四省联动报道”圆满落下帷幕。4月以来,4家媒体通过融媒体联动报道的形式,集中展现了黑颈鹤保护的举措和成效,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黑颈鹤这一国家级珍稀物种。
人鹤共舞,高原精灵的迁徙与繁衍,演绎着一场生态之变,一幅“鹤翔于天、声闻于野”的和谐画卷正徐徐展开。
4月初的一天,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酒泉分局党河湿地保护站站长杨巨才披着大衣走出门,遥望湿地的方向,喃喃自语:“春雪日渐消融,我们的‘高原精灵’也快回来了吧!”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复杂的自然条件和多样的生态孕育了丰富的湿地生态环境,其中,党河湿地面积最大。
2008年,杨巨才第一次来到盐池湾,感受着当地人的热情,领略着秀美的盐池湾风景,心情舒畅了许多。比起城市的喧嚣,他更憧憬大自然的纯净与悠然。“被当地人称为‘高原精灵’的鸟,就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灰白色的体羽和褐黑色的尾羽像是华丽的舞裙,黑色的头部、前颈彰显着它们的高贵,像一个个骄傲的小公主。它们在这里生活了好些年,是这里的‘原住民’,也是湿地真正的主人。”杨巨才一边在湿地回收起一部部红外相机,调试着一个个监控探头,一边向记者介绍着“高原精灵”。
一道嘹亮的啼声响彻湿地上空,正在湿地巡查的保护站工作人员停下手上的工作,杨巨才迫不及待地拿起望远镜,四处寻找声音的来源。4个月的期盼终于有了惊喜,60多只黑颈鹤飞来,一路的风尘仆仆似乎也掩盖不了它们回家的喜悦,或翱翔于天际,或浮游于湖中,或依偎于巢穴,它们掀起黑白分明的翅膀引吭高歌,为广袤的湿地带来了生气。黑颈鹤在湿地上掀起了一阵“求偶风”,雄性黑颈鹤在草地上跳着“求偶舞蹈”,期待获取雌性黑颈鹤的青睐。
杨巨才说,外来人员观鸟对繁殖期间的黑颈鹤影响很大,甚至会导致黑颈鹤弃巢而去。因此,保护站在入口处设置卡口,禁止外来人员观鸟、拍鸟。保护站工作人员时常穿着厚重的雨裤,不论酷暑严寒,风雨无阻,坚持野外作业,架设红外相机,监测黑颈鹤的一举一动。同时加强湿地保护,严格控制进入湿地的人员,加大巡护检查力度,积极宣传爱鸟护鸟相关科普知识,切实做好草原防火等工作。
为了监测、保护黑颈鹤,杨巨才原本帅气白皙的脸庞被晒得黝黑,浑身都是被蚊虫叮咬的痕迹……黑颈鹤对杨巨才来说,是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他对湿地和黑颈鹤的付出,更多是由衷的热爱和无私的奉献。
正是有杨巨才等管护人员不辞辛苦的野外工作,盐池湾湿地黑颈鹤种群较为健康稳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繁殖种群,数量也稳中有升——黑颈鹤种群总数已从2013年的86只增加至2022年的208只。今年截至目前,已有60多只黑颈鹤陆续飞抵盐池湾湿地“安家”,后续还将有更多的黑颈鹤抵达这里繁衍后代。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通讯员 赵锐 记者 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