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深读-
A13深读
  • ·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图书犹如活水滋润了我的心灵
  • ·生活服务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世界读书日 名家书单

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图书犹如活水滋润了我的心灵

《论语译注》

《杜诗镜铨》

《古文观止》

《苏轼全集校注》

  

人物简介

  莫砺锋,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莫砺锋除了主编过教材《中国文学史·宋代卷》之外,还出版过《杜甫评传》《唐诗与宋词》《莫砺锋讲唐诗课》等作品。其中,《莫砺锋讲唐诗课》荣获“2019年度中国好书”。

  莫砺锋1978年春进入安徽大学外语系读本科,1984年秋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完博士,总共用了六年半时间。有人说他学得很快。但他提到,其实他有过十年耕读的岁月,“也应折算成一些学时计算在内”。那是1968年秋,19岁的江苏无锡少年莫砺峰来到长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子插队务农。劳动之余他喜欢读书,在茅檐底下度过了整整十年的“耕读生涯”。虽然当时能找到的阅读资源很有限,但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莫砺峰还是千方百计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书。
  据莫砺锋回忆,他当时读过的书中有曾国藩编的《经史百家杂钞》和《太平天国史料集》《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当时他没有手表,就用背诵长篇作品来记时。“我从村子走到镇上,一路上正好可背《孙子兵法》一遍,或是背《离骚》三遍。一本《古文观止》,我背过三分之二的篇目。背诵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利用夜晚的时间。当时村子里没有通电,点灯的煤油是凭证定量供应的,每户每月限购一斤,只够我点五六天的灯。冬季日短或农忙收工很晚,吃完晚饭天色已暗,只能早早地摸黑上床。那种时刻,我便在枕上背诵或回味白天读熟的文字。记得一个风雨连天的春夜,我在枕上反复吟诵李后主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深受感动,近乎销魂。”
  也正是因为当时能拿到手阅读的书太少,所以这也帮助莫砺锋养成了认真仔细的阅读习惯。“就像荒漠中的旅人手里只剩一小块干粮,绝对不会一口吞下。图书滋润了我的心灵。虽然书源像是时断时续的涓涓细流,但毕竟是源头活水,它的注入使我的心灵如同一方清清的水塘。我从书中结识了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人,他们屈尊走进我的茅屋,与我促膝谈心,引我走上正道。”他说。
  莫砺锋很认可卡尔维诺为经典所下的第四条定义:“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所以莫砺锋的书单都是经典作品。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从这些经典作品里获取新鲜力量的吧。

《论语译注》
杨伯峻 著 中华书局

  “《论语》最大的好处是发人深省,屡读屡新。另一好处是与读者的实际人生密切相关,即使初读也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从未专门研究过《论语》,但它对我影响巨大。我觉得《论语》就像一位父老对后辈的谆谆教诲,我读其他哲学著作从未产生过这种亲切感。所以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我常置案头的一本书。”

《杜诗镜铨》
(唐)杜甫/著 (清)杨伦/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就学术而言,李白、杜甫在我心中的地位是难分甲乙的,我从来不对李、杜优劣之争妄置一词。但如果让我挑选一位最喜爱的诗人,我会毫不犹豫地把选票投给杜甫。天才横溢的李白当然可敬,可是他常常处在‘驾鸿凌紫冥’的状态中,虽然他也在云端里‘俯视洛阳川’,毕竟与我相距甚远。杜甫却时时在我身边,而且以‘蹇驴破帽’的潦倒模样混杂在我辈普通人中间。我写过二十多篇杜诗论文,以及一本《杜甫评传》。我为研究生讲过杜诗课,根据课堂录音整理成《杜甫诗歌讲演录》。最近又为商务印书馆编了一本《杜甫诗选》。无论是学术成果,还是普及读物,我都是怀着感情动笔的,这些书都是我向杜甫献上的一瓣心香。与杜甫有关的书在我的书架上占了整整四排,我经常翻阅的则是装订成一册的《杜诗镜铨》。”

《苏轼全集校注》
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
河北人民出版社

  “我热爱东坡。我爱他的古文、诗词和书法,我更爱他这个人。我一想到东坡在黄州开荒的艰难处境,就恨不得立刻‘穿越’到北宋,奔赴黄州当志愿者帮他种植水稻,要知道我用了十年青春学成的人生第一专业正是水稻栽培啊。我成为专业的宋代文学研究者,东坡当然是重点对象,前后写过二十多篇论文。1999年,我应春风文艺出版社之约,与弟子童强合作撰写了题为《苏轼》的小册子。出版社只让写5万字,未能畅所欲言。后来趁在香港浸会大学客座时空暇较多,我又独著了一本32万字的《漫话东坡》,也是我向东坡献上的一瓣心香。时至今日,东坡的集子仍是我经常翻阅的对象。煌煌十九巨册的《苏轼全集校注》出版后,我认真阅读全书,单是文集部分便写过两篇分别评说优点与缺点的书评。”

《古文观止》
(清)吴楚材、吴调侯编 中华书局

  “我并不很喜欢《古文观止》,认为它选《左传》《国语》的篇目太多。但是这本书对我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便是有助我考取研究生。1979年,刚在安徽大学外语系读到本科二年级的我提前考研,因为不懂第二外语而无法报考英文专业,便改报南大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唐宋诗歌’研究方向。虽然我一天中文系也没读过,但是几门专业课都考得不错,特别是古代汉语竟得了98分,有力地拉高了总分,主要原因便是我背过《古文观止》。那年南大的古代汉语试题,不是让你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而是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多数题目的答案其实就是《古文观止》里的古文,我只要把背过的原文抄在考卷上,便与标准答案一字不差。我现在已经不常读《古文观止》了,但它的确是对我人生影响很大的一本书。”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珈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