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至今仍灌溉着良田万顷
山河堰 图据中国水利网
五门堰
杨填堰
1935年褒河褒谷口。
4月上旬的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联合村,春意正浓。一条笔直的水渠在田间延伸,流水滋润着千里沃野。渠边,铺着3米宽的水泥路面,道路干净整洁。
这条沟渠的水来自石门水库,而石门水库的前身是山河堰。汉中地区自古灌溉渠系发达,在汉江大大小小的支流上,先后存在过上百处古代堰坝水利工程,优渥的灌溉条件让这里成为“西北小江南”。2017年10月,并称“汉中三堰”的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如今,汉中三堰的古堰、古建筑得到妥善保护,经过修缮和改扩建,古老的水利工程仍然灌溉着良田万顷,泽被后人。
山河堰是汉中最早的灌溉工程,其坝址横亘于200米宽的褒河(又名山河,汉江支流)谷口,奔流的褒河水在这里减速、水位抬高后,引入主渠道,浇灌下游的大片良田。
山河堰以东约40公里、城固县城北15公里处的湑水河右岸,五门堰立在此处。五门堰始建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民间有谚语:“太白山上扎一枪,细水长流到汉江”,这里的细水指的便是湑水河。自东北而来的湑水河拐了一个“L”形弯,转向东南,五门堰就位于这个弯节上。这是一座低坝拦河引水灌溉设施,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势采取低坝壅水,汛时不碍泄洪,旱时蓄水灌溉。
距五门堰5公里,与其“共饮”湑水河的杨填堰,堰坝位于湑水河左岸,相传始建于汉代。宋代洋州(今洋县)知州杨从仪曾对其进行大规模整修改造,使引水洞正对主流,水入干渠后,又设有冲沙闸和分水闸。
汉中古堰的运行方式基本如此:渠首的拦河低坝将河流水位抬高,经引水口把水输入干渠,再通过分水闸或者节制闸送水至各级农渠,浇灌下游的大量良田。汛期进入渠道的洪水以及灌溉余水则通过渠道上的退水闸回归江河。
历朝历代不断修缮,是“汉中三堰”至今仍发挥着灌溉和防洪作用的主要原因。
五门堰最早为湑水河上的一座拦河土坝。土坝遇水易破,不过几年,五门堰坝便被冲溃多处。直至元朝惠宗至元年间(公元1335年至1340年),城固县令决定重建堰坝,在原址用块石垒砌,建起一座拦河石坝。
在石坝底端,开了5个可以启闭的放水涵洞,每个涵洞出口砌一条引水石渠,故名“五门堰”。堰前设5个闸门,分别引水入渠,灌溉周边农田,形成了独特的五渠共流格局。历史记载,五门堰有分水口30多处,灌溉面积最多时达5万多亩。
杨填堰在宋代以前称张良渠。杨从仪在担任洋州知州时,看到渠堰淤塞多年,农民遇旱望天兴叹,无法灌溉,于是便组织民众整治改造,将原本的土石堰坝全部改为石头垒成,灌溉万亩农田。民念其功,将张良渠更名为杨填堰。
虽然暴雨洪水让杨填堰损毁多次,但后人坚持重建,终使得这项工程不断造福于民。
2021年6月-9月,湑水河流域持续降雨引起河道水位长期高位运行,造成杨填堰水毁,杨填堰渠首灌溉取水功能完全丧失。当年12月,城固县对其进行修复,杨填堰又恢复了往日风采。
如今的杨填堰,在1948年湑惠渠建成后纳入湑惠渠灌区,灌溉洋县、城固两县农田1.15万亩。五门堰也大部并入湑惠渠灌区。
山河堰则迎来了两次新生。1942年褒惠渠建成后,山河堰并入褒惠渠灌区。1975年,石门水库建成后,扩建了褒河引水灌溉渠系,褒惠渠所灌溉田地全部纳入石门南干渠灌区,使灌溉面积达到了19.5万亩。
如今,山河堰的原貌早已模糊,但仍能在筑坝夯土中找到踪迹。条石固底、三合土夯筑堰堤的遗迹,使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现代的水泥结构。
沿着山河堰继续向南,堰渠的身影仍隐约可见,虽然已经不再发挥灌溉作用,但低洼的渠道被巧妙地截成一个个水塘,供农民养鱼,有的也被改成良田。
2017年10月,汉中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成功联合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汉中三堰也成了当地农耕文化、水文化的一张新名片。而在这些文化之中,也交织着生态保护的思想以及实践。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宋潇 李佳雨 图片除署名外均据陕西水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