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宽窄巷-
A13宽窄巷
  • ·不带货的直播间,只闻琵琶声声
  • ·数千年古琴找到现代“知音”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数千年古琴找到现代“知音”

李旭从事古琴教学5年有余。

刘晓枫在制琴。

  

李晛文/图

  高山流水遇知音,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令无数人动容,但他们当年所抚的古琴高雅神秘,鲜为人知。如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琴在中国日渐升温,很多年轻人开始学习古琴技艺。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作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宝。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在辽宁沈阳,古琴文化展示馆里有几位年轻人,他们被古琴典雅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
  “80后”中学语文老师曲腾是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她认为与琵琶、古筝等民族乐器相比,古琴能够在“悦己悦人”中修身养性,提升文化素养。“古琴是一门艺术性、文化性极高的乐器,学习古琴关键在于如何用自己的情感表达出古曲的内涵。”曲腾如是说。
  “学习古琴让我学会了‘静’‘和’‘远’,凡事只要静下心来,就会有更多的收获。”“90后”全职妈妈于亚坤学习古琴的初衷源于孩子,她希望通过自己学古琴的态度告诉孩子坚持的意义。
  如果说寻知音、修身养性是古琴传承中的小众培育,那么作为一门宝贵的文化遗产,面向当代大众扩大其受众面,也是古琴遗产保护工程中势在必行之举。
  沈阳古琴文化展示馆负责人李旭是“80后”,也是资深的古琴文化传播者,她从事古琴教学5年有余。据李旭介绍,多年来,许多古琴爱好者慕名而来找她学琴。这当中,有小到十几岁的孩子,也有大到七旬老者,更有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友人。“有一位来自柬埔寨的学员胡波,他将古琴文化带到了柬埔寨,受到众多当地人的喜爱。”
  43岁的传统古琴斫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刘晓枫,家族世代制琴,已有百余年历史。作为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刘晓枫始终致力于制作适应东北气候的古琴。“木料要选用上百年的老房梁来制作音色才通透稳定,细节处的粗细薄厚全凭多年积累下的经验和手艺……”谈起制琴他滔滔不绝。
  刘晓枫说,学习古琴是一种心态,它能让人沉稳、静下来,他希望当代年轻人把学习古琴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学一门技能。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