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四川-
A5四川
  • ·1248名“成都工匠”集中命名
  • ·从“音乐人”到“航修人” 她和团队每年为工厂创造效益近4000万元
  • ·招标公告
  • ·招标公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1248名“成都工匠”集中命名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支柱产业一线岗位占比超7成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 赖芳杰)5月5日,2022年、2023年“成都工匠”命名大会召开,1248名“成都工匠”被成都市委、市政府集中命名,其中包括2022年“成都工匠”655名、2023年“成都工匠”593名。
  记者了解到,本次集中命名的1248名“成都工匠”中,来自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支柱产业一线岗位的有950人,占比达到76.1%。另外,这1248名“成都工匠”中,已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的有1026人,其中吸纳了全国技术能手李大江、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一等奖获得者李汶、24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者储周硕等一大批技能实操、技术创新尖兵。
  据悉,自2018年成都确立“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计划以来,5年共评选出3060名“成都工匠”。
  随着“成都工匠”全链条工作体系,特别是评选机制落实,年度申报参评人数、专家评审“量化评分”平均得分、成都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划定入选分数线等指标实现“连年递增”,5年评选出的3060名“成都工匠”中已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的占比达到80.78%。
  5年来,依托与“大国工匠”“四川工匠”“天府工匠”的选树和区(市)县工匠评选有效衔接贯通的机制,截至目前成都全市已评选出市县两级工匠超9000名,市县两级工匠总人数占2022年年末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突破1%,形成了一支扎根现代产业体系一线岗位、具备优秀技能实操和技术创新能力、引领带动职工实干攻坚的“领军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