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1 财经-
A11财经
  • ·发力“四个突出” 资本市场改革酝酿新举措
  •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就此熄火?
  • ·“北向互换通”交易将于5月15日启动
  • ·上交所:交易无效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特斯拉四天两次提价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就此熄火?

  5月5日,特斯拉中国宣布上调全新Model S及Model X全系车型售价1.9万元,预计交付日期为第二季度。这也是继5月2日上调全系国产车型售价后,特斯拉中国再度提价。
  今年年初,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降价,拉开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序幕。不过,业内人士表示,此番涨价并不意味着价格战就此熄火。

为价格战降温?
特斯拉一周内两次涨价

  Model S和Model X是特斯拉首批进入中国的车型,定位为百万元级高端豪车市场。本轮涨价后,Model S全轮驱动版由78.99万元调整至80.89万元;Model S Plaid版本由100.99万元调整至102.89万元;Model X全轮驱动版由87.99万元调整至89.89万元;Model X Plaid版本价格由103.99万元调整至105.89万元。
  就在三天前,5月2日特斯拉中国刚刚上调了全系国产车型售价,涨幅均为2000元。同时上调价格的还有美国市场,据特斯拉美国官网显示,Model Y长续航版的价格上涨至50240美元,Model Y高性能版价格升至54240美元,Model 3的价格上涨至40240美元。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特斯拉在中国已进行5次调价,首次调价是在1月6日,全系国产车型降价2万元至4.8万元不等,创下特斯拉中国售价历史新低,引发行业震动。但降价一个月后,特斯拉又在2月10日和17日连续两次涨价。
  就在消费者期盼下一次降价到来时,特斯拉“突袭式涨价”再度来袭。
  虽然不少车主对特斯拉“不按套路出牌”颇为不满,但有市场观点认为,此次涨价或为价格战降温,有望刺激需求回暖,让持币观望的潜在消费者转化为真实购买。
  “特斯拉再度涨价,背后原因主要是其前段时间在‘国补’退坡与电池涨价之下,作为头部强势企业逆势降价抢夺市场份额和清理行业弱势企业之后的价格回归,是在巩固自身市场地位之后追求经营利润的必然与理性回归之举。”中国社科院大学研究生院特聘导师、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说。

新能源车市回暖
国内车企是否跟涨?

  今年1月特斯拉宣布降价后,其他车企及中国品牌纷纷跟进,引发新能源汽车降价潮。然而,随着新能源车国家补贴以及燃油车购置税优惠两项福利政策在2022年底结束,不少消费者已在去年第四季度提前消费。因此,车企价格战虽然打得火热,但消费端却是观望情绪蔓延。
  中汽协发布的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今年1-2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0.8%,但增速不及预期。
  不过,进入二季度以来,随着上海及各地车展陆续开展,新车型供给增加,市场需求逐渐复苏。根据中汽协数据,1-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9.8%。
  与此同时,多家新能源车企也公布了4月销量数据,表现十分亮眼。其中,比亚迪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1.03万辆,同比增长近一倍;广汽埃安4月销量41012辆,同比增长302%;理想汽车4月共计交付新车25681辆,同比增长516.3%。
  财通证券表示,随着行业需求好转、电池成本下降、新车型陆续交付、地方补贴政策有望落地,新能源汽车销量好转势头有望延续。
  不过,特斯拉频繁的价格调整带来的影响依旧不容小觑。据媒体报道,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公司一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明确表示,特斯拉将继续调整车辆销售价格,追求销量而不是利润率。有券商认为,不排除特斯拉后续为冲量进一步降价的可能。
  柏文喜认为,涨价并非意味着价格战就此熄火,最多只是阶段性的“休战”,后续依然会持续和间歇性进行,这才是企业与行业竞争和发展进步的常态。“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而言,积极应战并掌握降价或涨价的主动权,而非消极跟进特斯拉的价格涨跌,才是发展与自强自立之道。”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