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己厚人,勤俭持家,不贪为宝”
胡昭宜整理家人日常生活的资料。
“薄己厚人,勤俭持家,不贪为宝”,这条传承了上百年的家规获得“十佳天府好家规”,在82岁的胡昭宜看来,这12字是胡氏家人信奉一生的做人守则。除了影响身边人,它在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解读和含义。
如今,上百人的自贡胡氏大家族,仍然延续着百年前胡氏祖先留下的精神基因。
被评上全省“十佳天府好家规”后,2018年,胡昭宜的原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自贡市中心支行多次邀请他到单位,讲述胡氏家规,向年轻人传播“薄己厚人,勤俭持家,不贪为宝”的观念。
“很多都是90后、95后的年轻人,刚刚进入单位,我向他们传递这些观念时,感觉他们还是认可的,我认为主要是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去实践的问题。”胡昭宜说,“我觉得自己也有责任,在别人认可的情况下,去传播好的家风观念。”
熟悉胡昭宜的老同事、老邻居,多年来也一直对胡氏家规非常称道,对胡家的家风教育传承非常认可。相比之下,胡昭宜则显得低调得多,“我们首先要按照家规做好自己,大家觉得好,自然会认可,会去传播和实践。”
早在19世纪,胡氏祖先胡元海从江西来到自贡,靠卖布匹在贡井发家,后来买下井灶开始进军盐场,最终成为自贡盐场有名的“四大家族”之一。胡元海的五个儿子,各自发展、各有产业。尽管家财万贯,但胡氏族人却谨遵祖先遗命,始终勤俭持家。
后来,胡元海的儿子、胡昭宜的太祖胡勉斋定下了12字家规,一直代代相传。“我父亲这一房下,共有10子妹,如今还剩下四子妹。几十年来,我们一家谨记这12字家规,我也相信老祖宗的经验总结,是让族人能够在社会中生活、发展得更好的生存哲学。”
2017年在成都领取全省“十佳天府好家规”奖项时,胡昭宜身上穿的,就是孙子曾穿过的裤子。他说,从小就听家里长辈念叨这十二个字,他和兄弟姐妹深受感染。“长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生活上要勤俭持家,待人接物要薄己厚人,这是参加工作后父母对我的教育,我始终谨记并照做。”
胡昭宜这一房族人现在年纪最大的是胡昭宜的姐姐,近90岁高龄,最小的是20出头的孙辈。这个大家族还有个传统,每年春节、清明,胡氏家族的五房100多口人会举家团聚,每次团聚,身为长辈的胡昭宜都要提醒族人,一定要“薄己厚人,勤俭持家,不贪为宝”。
面对两个20多岁的孙子,胡昭宜虽然也要仔细叮嘱,但他认为,“时代毕竟不一样了,我觉得家规也要与时俱进。像我的这两个孙子,不可能让他们再去捡上一辈人的衣服穿,但这种精神要传承,要与时俱进‘勤俭持家’,不死板不生硬地去传承、发扬。”
对于家规,整个胡氏家族的族人都非常重视,因此多年来,胡家一直兄弟和睦、亲邻友爱,在外也待人亲和、遵纪守法,良好的家风一直备受外界赞扬。
“老祖宗经过百年传承下来的家规,是经过了长时间检验的,我们照做、传承、发扬,对整个家族的兴旺肯定是有利的。也希望族人身体力行,带动更多人传承和发扬好的家风家规,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好观念。”胡昭宜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