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城市形象等美好生活指数“加分”
5月5日,“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在成都举行。
嘉宾参观成都社区点位。
专家点评美好生活城市。
“它装下了李白、杜甫的诗意,装下了烟火袅袅的沸腾生活,也装下了打造新增长极的梦想。大运好运,成都都成,这里是成都!”
5月5日晚,在“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上,成都再获“大美之城”美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评选是基于公共文化服务、公园绿地、生活便利、法治环境、城市形象、政府服务态度、治安状况等20余个指标综合评比。其中,成都在公园绿地、城市形象、治安状况等“幸福指标”中表现突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赖芳杰
5月5日20时许,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统计局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在成都举行。作为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重磅发布了“十大旅游向往之城”“十大魅力打卡之城”“十大秀美之城”“十大大美之城”四个系列榜单,其中,成都入选十大“大美之城”榜单,而盛典上的数据短片《感知旅游新风向》《定位幸福新坐标》《休闲生活新时尚》《解锁美好生活》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美好城市生活,也共同绘制出了中国美好生活城市的优质样本。
用独家感受型数据展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记者了解到,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民生感受型调查活动之一,《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17年来一直关注百姓主观生活感受,累计调查了160多万个中国家庭,建立起了科学、系统、完备又独具特色的民生感受型数据库,呈现出全国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整体面貌,折射出广大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真实期待。
作为连续两届“中国美好生活城市”系列榜单“十大大美之城”的获得者,“大美”诠释了成都这座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铸就的幸福美好生活:持续深入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聚焦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12345市民服务热线倾力搭建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诉求“一键回应”,“微网实格”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8公里、跃升为全国轨道交通“第四城”;打造国际门户枢纽,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我国内地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选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实体书店数量全国第一、博物馆数量全国第二,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成都更加包容开放、自信自强。
连续14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的成都正全方位构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在这里既可感受前沿世界潮流,又可体验传统市井生活,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城市特色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开放包容的自信姿态,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是成都始终传承的创造美好生活的城市价值。
5月5日下午,来自兄弟城市的嘉宾加入“感受幸福美好生活”成都参观调研交流活动,充分感受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独特魅力。
公园城市的宜居生活场景究竟是什么样的?调研嘉宾一行来到麓湖社区找答案。这里依湖而建,推窗见景,出门入画;红石公园、云朵乐园、麓客岛等五大公园错落点缀其中,凭借其独有的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建筑设计,加上丰富开放的人文活动,每年吸引着上百万人次的市民游客到访。沿着天府大道一路向官塘新村行进,“天府官塘”四个金色大字映入眼帘,精美绝伦的蜀锦、蜀绣作品,造型奇特的荥经砂器,让嘉宾们对四川传统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川西民居里,嘉宾们了解非遗文化林盘规划……原来,自然生态、大美乡居、百业兴旺、品质生活,就是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
来自内蒙古阿尔山的嘉宾邢波说:“成都非常棒,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景观打造得非常棒。”来自云南省昆明市的嘉宾徐晓梅则认为,“成都的自然生态好。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我觉得诠释了最好的城市品质。”
青龙湖、东安湖、锦城湖、兴隆湖,天府公园、人民公园、北湖生态公园、浣花溪公园……用一个个公园、绿地,提升居民幸福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022年上半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45天。多批次开放的公园绿道帐篷区,帮助市民刷新“露营地图”范围;在100公里绕城绿道上骑行,成为市民的新风尚。
今年“五一”期间,成都全市公园、绿道共接待游客市民386.7万人次,营收8090万元,均创新高。从“夜游锦江”到“非遗集市”,再到“游园赏花”,公园绿地正在蜕变成为新的消费场景打卡地。
“大美之城,首先是城市的经济体量、民生体量、人口体量(的考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教授魏翔表示,“大美之城”还包括环境、休闲、经济等多维度考虑,“成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表率性的工作,以公园城市为载体,把人居、环境、产业、就业放在一个框中,综合性展示,我想这就是美好。”魏翔认为,城市环境是城市之间新的竞争点和竞争力,老百姓对人居环境、城市环境的打分评价,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城市的一个新竞争点和竞争力。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指标,让人民来给政府的期待性打分,给政府提供一些良好的信号。“一方面,成都通过消费来提升城市的经济发展潜力和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魏翔认为,成都非常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尤其在今年春节后,成都打响了今年优化营商环境‘第一枪’。营商环境的优化,意味着这个城市有了更好的可进入性,这对企业、游客都是有利的。”
谈及成都的魅力,清华大学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倪子君认为,“从容生活”是比较鲜明的特色。“我本人很喜欢成都,每次听说出差要到成都,都很高兴。第一,成都的人文环境让人特别放松,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到了这里,人们不忙碌、不焦虑、不紧张,让人心情非常放松。第二,大熊猫是国宝,来了成都可以看到它,感受独特的魅力。第三,成都是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城市里每一处微观景点都让人赏心悦目,可以去游览游玩。”倪子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