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蜀地宝藏-
A12 蜀地宝藏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A12蜀地宝藏
  • ·清代龙安知府蒋德钧的李白情结清代龙安知府蒋德钧的李白情结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清代龙安知府蒋德钧的李白情结清代龙安知府蒋德钧的李白情结

蒋德钧

《匡山图志》

位于江油太白公园内的蒋公德政坊。

  

□蒋卫华

  笔者的曾祖父蒋德钧(1852年-1937年),字少穆,湖南湘乡人。清光绪八年至十九年(1882年-1893年)任四川龙安府(注:龙安府是明、清至中华民国初设置于今四川省绵阳市北部及广元市西部一带的一个二级政区,治所在今平武县城龙安镇)知府。在任11年,励精图治,兴利革弊,体恤民情,重教兴文,政绩卓著。在他“威行”“法行”“爱行”的治理下,龙安府一带,百姓安居,社会稳定,呈现出一派太平景象。光绪十七年(1891年),士民同建“郡侯少穆蒋公德政坊”以资纪念。
  蒋德钧的“德政”,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其中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他发掘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读书地、隐居地匡山,以及1000多年来为世代学习景仰的李白文化传承。匡山文化、李白文脉,影响到蒋德钧以德施政、以教化民、以文养性、以勤治惰以及兴农桑、修水利、保平安的为官理念。

匡山重修太白祠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蒋德钧编纂过一本《匡山图志》。此书湮没、失传100余年。20世纪90年代,江油市物资局的张枚先生将其珍藏的此书孤本捐献出来,1997年经江油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重印,得以重新面世,让我们一睹图志的真实面容。
  《匡山图志》是一本介绍匡山的地理历史图册,共4卷。卷一介绍匡山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承载,卷二介绍历代文人学士写匡山的一些诗文,卷三记载友朋以及编纂者一起游匡山的唱和诗文,卷四收集关于匡山书院的几篇碑文。全书不到2.5万字,所记内容都与李白有关,篇篇诗文无一不在介绍、讲述、歌咏李白的行迹、故事和诗风神韵等,为我们了解出蜀之前的李白开辟了一扇窗口。
  太白祠坐落于匡山,创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清丙戌(1886年)八月,蒋德钧偕宾客到匡山,见残存的太白祠一派狼藉,遂有了重修的举措,至第二年(1887年)七月竣工。太白祠建成后,前来拜谒的人士络绎不绝。学子文士常聚于太白祠读书赋诗,可谓开启了“李白读书台”活动的新时期。
  重修太白祠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而蒋德钧并未居功自傲,揽为已有。他在《新修匡山太白祠二十四韵并记》中谦虚地表示,自己仅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了一步,当年太白读书习剑之风已经不存,只有召回他的精灵,才能使故土重现昔日之辉煌。蒋德钧曾将这首诗寄给他的父亲蒋泽云(字嗣炎,号溶川,曾任江西盐运使,浙江即补知府),得到父亲的赞赏与鼓励。蒋泽云在《子德钧寄呈重修匡山太白祠记》一诗中,肯定了儿子的政绩,并抒发了自己的感受。从父子二人的诗文交流中,可以窥见他们对李白的共识与崇敬,也可以窥见其深厚的父子感情及良好家风家教的传承和影响。

修建匡山书院“兴起蜀才”

  蒋德钧在重修太白祠后,又在其侧修建了颇具规模的匡山书院,将龙安府各书院生童迁并其中,以弘扬李白尚学之风,提升士民文化道德修养,培养社会栋梁之材。这一振兴教育的举措在当时的龙安府影响很大,办学之风因此而鹊起。据匡山书院山长李榕(字申夫,剑州人,咸丰壬子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湖南布政使)的文字记载,匡山书院规模很大,有讲堂、宿舍40间,蒋德钧将登龙书院的学生集中到匡山书院就读,采用“古道树人”之法(包括修身、读书、书法、作文、治世五方面),教育生徒100余人。在修建匡山书院过程中,李榕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蒋德钧修太白祠、建匡山书院,在当时得到很多人赞扬。深谙“读书自是千秋事”的李榕在其诗中风趣地感慨道:“回首十年祠下路,没人游屐草青青。”“今日油江增二窟,未应再蓄买山钱。”今昔对比,郡守功德自现。
  《匡山图志》卷四辑录了几位学士名人关于匡山、匡山书院的记事文章,与蒋德钧有关的后三篇文章,不仅记载了修建书院的经过,还讲述了它的作用和意义。其中彰明进士、内阁中书王麟荧的《匡山书院记》文采横溢,洋洋千字,极尽匡山之秀,畅叙匡山文化之悠久。王麟荧在其《匡山书院记》中说,由先贤圣哲开创的自先秦、两汉、魏晋、唐、宋一路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理应传承光大,所以郡守蒋德钧才有“书院之创”,得以让广大学子有读书求知的地方,尊千古诗人李白为楷模,使其精神继往开来,“将使酒仙如昨,千载下尚有朋俦;诗法非遥,一堂中斯为俎豆”,起到“宏倡涪雅,兴起蜀才”的作用,此乃“郡守之意”“郡人之福”也!王麟荧言辞中肯,蒋德钧建造书院的初心就是为了弘扬先贤李白精神,使其后继有人,为发展川蜀文化培养人才。

捐薪三千缗作为膏火之赀

  无独有偶,《蒋公德政坊序》的作者徐大昌(字筱帆,南川举人,平武训导)在其《匡山书院记》中,不仅表达了与王麟荧相同的观点,还有对“郡守之意”的深层阐述。文章说,郡守蒋德钧为解决学院经费开支,为学院购置田产,自食其力,使学生有饭吃,能够专心学习。告知学生,“匡山圣地也,书院盛举也,二者得兼,实公之惠”“公之惠众知之,公之心蒙有说矣!”意思是你们知道太守给大家带来了好处,却未必了解他的良苦用心!接着,他说,“飞楼出岩”“布金满地”的奢华殿堂不是郡守的追求。我们财力极其困难,只能是大家同甘共苦。郡守反对那种不学无术却又好高骛远、不思进取而又妄自菲薄的“自失”态度,应该看重生我养我的家园岷山,以生长在这里而感到自豪。这是郡守淳化民心、自强自立、“辟陋俗”的用意啊!还有,郡守为筹措修建书院的经费,解决学生饭费和教师薪酬,想方设法,煞费苦心。既不能取之官府,也不能向民间摊派,“不扰公私”“公之事为独难”。一个“难”字,暗含郡守难中求成的努力。
  徐大昌在这篇文章里并没有具体说明书院钱款是怎么解决的,但根据其他资料特别是蒋德钧撰写的《建立匡山书院禀》,可知其详。这篇呈文告诉我们: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龙安知府为振兴社会风尚,修建了李太白祠和匡山书院。书院的兴建扩充致招徕的生童日益增多,且学习成效昭著。然办学经费十分困难,除想法购置义田、收回公产外,知府本人还长期捐出自己的薪俸三千缗作为膏火之赀(据载,蒋德钧还时常向湘乡老家要钱,填补公需之不足。入京述职时,竟没有了盘缠)。蒋德钧的简短禀白令人动容。他为弘扬李白精神、传承太白学风,延请名师培养人才,可谓殚精竭虑,倾其所有。
  耸立在江油太白公园里的蒋公德政坊,百多年来,几经风霜剑雨依然完好如昨。时代发展变迁,而敬仰参观者仍络绎不绝。它表明,无论何时何代,为官者,只要真正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廉洁奉公、勤勉奉献,就会得到民众的拥戴,受到历史的褒扬。
  曾祖父蒋德钧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从龙安府卸任返回故里之后,积极投身爱国维新运动,开矿山、修铁路、搞实业、办新学、建图书馆、推行乡村自治改革等。这些,应与他崇尚好学求新、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有关。从一定意义上讲,龙安知府蒋德钧的“李白情结”贯穿始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