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0 天下-
A10天下
  • ·“猴票之父”回到了“无愁河”
  • ·白杰品股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著名艺术家黄永玉逝世,享年99岁

“猴票之父”回到了“无愁河”

黄永玉

《阿诗玛》(1955年) 图据中央美院微信公众号

《雷锋像》(1963年) 图据中央美院微信公众号

“80版”生肖猴票 图据中央美院微信公众号

  

人物名片

  黄永玉,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农历)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祖籍为湖南省凤凰县城,土家族人。曾任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现当代中国文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6月14日发布消息称,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永玉于6月13日3时43分逝世,享年99岁。
  6月14日下午,黄永玉家人发布讣告,表示尊重逝者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黄永玉还在遗嘱中特别强调:“我希望我的骨灰作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请所有人尊重我的这个愿望。”
  黄永玉精通木刻、绘画和文学,一生创作了大量艺术作品。他不仅创作了中国版画经典之作《阿诗玛》、木刻《雷锋像》、中国生肖邮票开山之作——庚申年猴,晚年还写下自传体“长河式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版画经典之作《阿诗玛》

  《阿诗玛》,是黄永玉的成名作品,是他艺术生涯的主要代表性作品之一,也是上世纪大众比较熟知、知名度最高的美术作品。
  “阿诗玛”是我国云南少数民族撒尼族口头流传的一部叙事长诗。诗中,阿诗玛是位聪明美丽而又能干的农家姑娘,被有财有势的热布巴拉强行抢婚。勇敢的哥哥阿黑与热布巴拉家斗智比武,终于救出妹妹。可热布巴拉又祈求崖神放水淹死回程的兄妹俩。最终,阿诗玛被水冲走,化成一尊与世长存的石像,挺立在石林深处。撒尼人怀念她,呼唤她的名字,山谷里就传来她的回声。
  在很长的岁月里,“阿诗玛”却没有广为人知的艺术形象,直到遇到了黄永玉。
  1953年,刚从香港回北京定居不久的黄永玉前往云南体验生活、调查采风,为阿诗玛的文化所感染。1955年前后,他精心创作出了套色木刻版画《阿诗玛》,这套版画作品10幅一组,包括《阿诗玛像》《吹口弦》《织布》《射箭》《公房》《打虎》《阿诗玛在牢中》《她被水冲走了》等,整套作品线条细腻,色彩纯度高,民族特色浓郁。
  1957年外文出版社出版了有黄永玉木刻版画《阿诗玛》插画的英文版叙事长诗《阿诗玛》,随后又相继被译为法、德、日、俄、泰、捷克、朝鲜、印地等30余种语言出版,在海外引起关注。这套版画《阿诗玛》中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后来也成为电影、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改编《阿诗玛》必须参考的蓝本。

邮票经典“80版猴票”

  在黄永玉的作品中,最为大众熟知的还是“80版”生肖猴票,他也被称为“猴票之父”。他在《庚申年》生肖猴票中描绘的那只猴子,成为邮票中最著名,也最受人喜爱的猴子。
  猴票上生动可爱的小猴子,是黄永玉以曾经养过的小猴伊沃为原型创作的。那时,他正为曾经相伴的伊沃的病故而难过。伊沃在世时,经常陪伴他创作和写作,为他带去了许多快乐幸福的时光。
  在这套邮票中,一只金猴翘首端坐,透着机灵顽皮的猴气。大红的底色,显示出传统的新春佳节喜庆气氛。这套猴票最初面值8分钱,在2017年保利拍卖会上,这套设计精美的金猴邮票拍出了201万元的高价。
  2016年,九旬高龄的黄永玉再次出山,设计了第四套猴年邮票。
  2023年1月5日,中国邮政正式发行《癸卯年》“癸卯寄福”和“同圆共生”兔年特种邮票,这是黄永玉第三次提笔设计生肖邮票。“癸卯寄福”中的这只蓝色兔子颇有些“个性”的造型,引发了众多网友关注,有人觉得妖气,有人觉得挺搞怪、有趣。当时,99岁的黄永玉谈了自己的创作初衷:“画个兔子邮票,(对我来说)是开心的事。这个兔子呢,大家都会画,也不是专门只有我一个人会画。画出来大家高兴,祝贺明年的新年而已。谢谢大家!”

98岁时完成自传体小说

  按照黄永玉对自己的评价,文学第一,雕塑第二,木刻第三,绘画第四。但他用排在最后的绘画,养活了前面3个行当。
  “活得这么老,常常为这些回忆所苦。”晚年的黄永玉开始创作自传体“长河式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2013年8月,黄永玉90岁生日时,《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一部《朱雀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之后他又写出第二部《八年》,第三部《走读》于2021年8月出版,此时黄永玉已经98岁。
  《朱雀城》出版时,他给读者的献词是:爱,怜悯,感恩。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琼花说:“这是他写作《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的题旨。虽以木刻和绘画赢得巨大声誉,黄永玉却将文学视为自己最倾心的‘行当’。”
  这也正是黄永玉的人生写照:因家境贫苦,黄永玉12岁就外出谋生,一度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香港等地。他14岁开始发表诗歌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16岁开始以绘画及木刻谋生。这样的人生经验也被他写进自己的小说里,《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从人物张序子两岁开始,写他的太婆、爷爷、父亲母亲、姑姑和表叔们一个大家族,和他们生活的朱雀古城的四季时光、风俗民情、各色人物……跟着他的脚走,贴着他的心跳呼吸,用他的眼睛看世界。洋洋数百万言,摹写了时代的变幻和文明的遗存,记录了无数风流人物。

黄永玉与表叔沈从文

  在黄永玉的文学生涯中,最绕不开的人是沈从文。因为他是“沈从文的表侄”。
  沈从文的母亲是黄永玉祖父的妹妹,近一个世纪时间里两家关系非常密切。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沈从文亲历黄永玉的父母相识、相爱的全过程,并在其中扮演着一个特殊角色。黄永玉曾说:“在我的一生中,表叔沈从文一直占据着颇为重要的位置。三十多年时间里,我们生活在同一城市,有了更多的往来、倾谈、影响。”
  生活把这两代人拴在一根文化的细绳上,两人都在漂泊中成长,在漂泊中执着地敲开了文学和艺术殿堂大门。沈从文去世后,黄永玉在《沈从文与我》的新书发布会上说:“要是我的文章让表叔看了,会如何?我不晓得他会怎么样说我,如果他说我好我会很开心。我的婶婶讲过我一句好,她说‘你的文章撒开了,我不知道怎么把它收回来,结果你把它收回来了’,这是婶婶说的话;他的就不知道怎么样了,一个字都没有看到,真是遗憾!”

流浪小伙与将门之女

  熟悉黄永玉的人,都知道他小说里的情节绝大部分是真的。黄永玉曾为了赶去60公里之外的赣州见女朋友,从朋友那儿借了一辆自行车,一路风驰电掣,天黑住店时,那家店没有被子,只有鸡毛。第二天一早,他粘着一头鸡毛,终于见到了女朋友——后来相伴一生的妻子张梅溪。
  张梅溪是将门之女,相貌出众、气质不凡,从小在家庭熏陶下,受到良好教育,酷爱文学艺术。相比之下,当时十八九岁的黄永玉则是刻木刻的流浪小伙。在全家的反对下,张梅溪毅然与黄永玉结婚,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相伴了一生。
  1953年,张梅溪与黄永玉迁居至北京,开始儿童文学写作,著有《在森林中》《好猎人》《林中小屋》《绿色的回忆》等作品。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创作水墨和油画作品,在国内外各地写生作画。
  2020年5月8日,张梅溪以98岁高龄去世。黄永玉当时曾手书讣告,携子女向亲朋转达了这一消息。
  所有的传奇都有尽头,如果要向光阴致意,也向黄永玉先生惜别——他回到了他的“无愁河”。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