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4 深读-
A14深读
  • ·畅销书作家、译者陶立夏:AI如能达到优秀译者水平乐见其成
  • ·《坐拥书城》:
  • ·生活服务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坐拥书城》:

从书房窥见北大名师的精神世界

《坐拥书城》

  如果说,从一个人爱读的书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来路,那么书房就是一个窥见其精神世界的窗口。2023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坐拥书城:北大学者书房》。全书图文并茂带领读者沉浸式探访15位北大教师的书房和他们的阅读世界。他们分别是董强、韩茂莉、张慧瑜、曹文轩、徐湘林、戴锦华、秦雪征、王余光、张帆、穆良柱、林毅夫、朱青生、方博、王诗宬、孟涓涓,是各学科的名师代表,每位学者都提供了珍贵的影响人生的阅读书单。

戴锦华:书房“书深不知处”

  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北大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的书房是这样的:“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从地板延伸到天花板的一整面书墙。书架上摆放着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各种书籍,有几层还点缀着几只精致可爱的小摆件。戴锦华老师笑着介绍说:我的书房其实是一个‘混沌’。”
  由于经历过书籍匮乏的时代,戴锦华曾经逢书必买,每次遇到难得的书展书市,她都会如饥似渴地带书回家。后来开始有人寄赠一些书给她,渐渐地,她的书房变得充盈而拥挤起来。“屋里所有空间都被书侵占了。最惨的是,我几乎无法从中找到想要查阅的书籍,着急用的时候只好再买一本。原来的那本早已‘书深不知处’了。”
  现在很多人家里的书房可能装饰性大于实用性,但戴锦华说:“我觉得书房不是一种陈设,不是一种情调。我不会在书房里玩。它是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可以自由阅读、思考和工作的空间。”在书中,戴锦华还谈到阅读对她生活的重要性,“正如三餐不可以一日不吃,漏一顿就饿得心慌;书也是不可以一日不读的,不读就浑身难受。”

吴志攀:书房透露治学门道

  北大法学院博雅讲席教授吴志攀为《坐拥书城:北大学者书房》作序。他写道,“在我心里,书房好比为学者量身定做的衣服,他们穿着合身不合身、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图书馆呢?当然很好,大学者们都会花很多时间在图书馆里待着,但那毕竟不是自己的衣服,是为大家服务的。文章是自己的好,书房也一定是自己的好。”吴志攀还在文中提到,“书房当然能看出一个学者的个性、习惯、格局等,他们选择什么样的书籍、怎么安放这些书籍,都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好多信息。仔细研究大学者的书房,或许能摸到一点治学的门道。”
  吴志攀还在文中讲述了自己的“书房”故事。他说:“书要适时聚,也要适时散,我所崇敬的汤一介先生、邓广铭先生等好多老先生,都把自己的藏书捐给了北大。我现在要开始对书房做减法了。如果年轻一辈的学者愿意借,就应该把书送给他们。做学问,就应该一代比一代强,譬如积薪,后来居上。”
  《坐拥书城:北大学者书房》主编任羽中在编后记中写道:“书房不仅是属于学者个人的工作与生活空间,更是其精神世界的物质具象。书房应该是最宁静、最丰富、最生动的地方。‘北大学者的书房’是北大之所以为北大的‘家底’所在,最有北大味道,最能体现北大的底蕴与气象……这只是我们计划中的‘北大学者书房’丛书的第一辑,宝藏之门才刚刚打开,期盼着读者的回应。”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