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书写美丽中国新画卷
  • ·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明确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定罪量刑标准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书写美丽中国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

  

(上接02版)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保卫战”自此打响:
  2003年,闽江河口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设立,已经上马的围垦项目随即撤销;2007年,该湿地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获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
  今昔照片对比,湿地“人退绿进”清晰可见:本世纪初,遍布养殖场和鱼塘,呈现大片黑色;如今,绿色连片成面,与蓝色海洋交相辉映。
  实地探看,更令人震撼:水泽茫茫、藨草青葱,湛蓝天空下万鸟翔集,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鸟类在这里重现……21年久久为功,闽江河口湿地从“濒危”到“重生”。
  深刻领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深入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此后把“草”这一重要生态系统纳入其中。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保护生态环境,总书记反复强调“统筹”二字,这次把治沙问题也纳入其中。
  “山水林田湖草沙怎么摆布,要做好顶层设计,要综合治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思考,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中国智慧。
  今年六五环境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
  第一天,先去乌梁素海,看水;再到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看田。
  第二天,到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看林;随后前往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看渠。
  在随后召开的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
  目光聚焦海南,热带雨林幽深蓊郁。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考察。行程中,总书记对身边的动植物充满兴趣,不时驻足观察周边的树木,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还惦念着濒危动物长臂猿的事。
  “总书记说‘海南热带雨林不是光属于海南,是属于全国人民的,是属于地球的,是国宝’,我们感到浑身是干劲,要把总书记的嘱托化为动力。”公园管理局五指山分局局长钟仕进说。
  钟仕进介绍,一年多来,公园的智慧管理中心已投入运营。防火、森林资源监测、动植物的监测……只需轻点鼠标,数据随传随到。
  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部署。目前,我国已出台方案,在全国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2035年将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在“林都”伊春,从“人林对立”到“人林和谐”的故事正在书写。
  这里曾以伐木为经济支柱。2013年,面对可采林木资源近乎枯竭的现实,伊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困惑随之而来——不砍树,咋过活?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伊春,亲切看望林场职工。在刘养顺家里,总书记同一家人谈林场发展史、算收入支出账,鼓励大家在林区转型后“多找新的门路”。
  兴绿正当时。昔日的伐木工纷纷种起了红松,当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坚决下马破坏环境的项目……
  出路在林下。依托漫山遍野的林木,当地群众搞起了林下经济,蓝莓、食用菌等产业兴起。停伐十年,随着种林护林与产业发展,林区生态大为改观。
  刘养顺如今已经成了农家乐老板。“旺季想吃都得提前预订,院子里十几桌客人每天都坐得满满的。”
  从伐木到护林,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定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林区人已经形成共识:把林子养得更绿,“绿树生金”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大地生机盎然。

(四)未来之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仲夏时节,比利时天堂动物园中国园的玉兰树枝繁叶茂,绿如翠玉。
  2023年6月20日,在这棵具有特殊意义的玉兰树前,天堂动物园董事长、创始人董博收到了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转交的一封珍贵复信。
  不久前,董博给习近平主席写信。“信中,我讲述了对当年习主席来访的美好回忆,还有动物园最新的情况。”他说,“习近平主席工作非常繁忙,我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了复信。”
  2014年3月,在对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和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共同出席天堂动物园大熊猫园开园仪式。活动中,两国元首夫妇共同为一棵象征友谊的玉兰树培上新土。
  “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大熊猫已从‘濒危’降为‘易危’等级。”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所说,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为全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当下,地球面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三大危机,这是各国需要共同解答的难题。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
  面向未来,提出中国主张——
  2021年金秋,《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召开。
  “前段时间,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讲话中讲到的故事,引发与会国内外嘉宾共鸣。
  大会召开前夕,云南一群野生亚洲象北上又南返,“旅程”达1000余公里,吸引了全球目光。中国政府与群众的护象行动赢得世界点赞,“象”往之路成为最美的风景。
  “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
  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从昆明出发,推动达成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篇章。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深入阐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倡议“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生态环境领域延展开来,为人类文明永续发展进步指明方向。
  面向未来,作出中国承诺——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布。
  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
  长江干流上,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连珠成串”,构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中国向全球提供了50%的风电设备、80%的光伏组件设备;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2021年9月,在陕西榆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煤炭产业发展要转型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样,就不会超出资源、能源、环境的极限。”
  今年4月,在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指出“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植树造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一以贯之、持续做下去”。
  今年6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环产业园了解当地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情况,在生产车间察看产品生产流程,要求“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
  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广应用节能降碳技术,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推动中国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面向未来,展现中国担当——
  “中国应该对人类社会有更大的贡献”,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担当一脉相承。
  在肯尼亚加里萨郡,中企承建东非最大光伏电站,不排放温室气体又缓解肯尼亚“电荒”;中国的节水梯田模式“拷贝”到埃及,在西奈半岛山区涵养水源;非洲“绿色长城”有中国技术支持,阻止撒哈拉沙漠南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注入信心和动力。
  中国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一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一系列务实举措,造福各国人民。
  今年5月,在中外人士共同见证下,习近平总书记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签署《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其中即包括发展低碳能源、共同实施绿色措施等内容。
  共行大道向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美丽中国建设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华夏画卷正在不断呈现新的精彩。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