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曾逼近贵州村BA,如今因安全考虑迁址
黄金滩舞会搬到神獒后,现场气氛依然热烈。杨霁月摄
原来的舞会现场位于天府机场高速辅道附近,存在一定的 安 全 隐患。(视频截图由受访者提供)
9月13日,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神獒国际户外运动村。夜幕四合,几位成都孃孃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围成一个小圈,跟随动感音乐摇摆起来,旁边一位大叔拿着手机给她们录制视频,嘴里念叨着“好看好看”。
晚上8点过,人越来越多,现场气氛愈加热烈,俨然一个大型的蹦迪舞会。
这一场景,曾出现在天府新区新兴街道白沙镇一处名叫“黄金滩”的空地上。今年夏天,“黄金滩蹦迪”在网络媒体上火“出圈”,每天有数百名舞友慕名而来,高峰时期人数甚至一度过万。出于安全考虑,在多方协调下,如今,黄金滩蹦迪舞会已从白沙镇迁址到神獒国际户外运动村。
从“出圈”到“搬迁”,一场热闹的乡村disco,能否在规范管理中延续其生命力?
今年7月,黄金滩蹦迪火了。来这里蹦迪的人数,从数十人发展到数百人、上千人,高峰期甚至一度过万。在社交媒体上,黄金滩蹦迪的热度逼近淄博烧烤和贵州村BA。
黄金滩是天府新区新兴街道白沙镇的一处空地,邻近天府机场高速公路的一处辅道。原来这里种有黄荆树,又因地势平坦,当地人称之为“黄荆滩”。而传说周边麓溪河下有个龙洞,里面藏有金银珠宝,又有人称其为“黄金滩”。
每当夜幕降临,黄金滩上灯光闪烁,音乐声与话筒声交错,四面而来的舞友们随意摇晃着身体。不同于日常的广场舞,黄金滩蹦迪不需要参与者长期跟跳舞曲,只需跟着音乐律动嗨起来就行,形式很像过去流行的舞厅蹦迪。
90后的婷婷妹儿,是蹦迪舞会早期的组织者之一,也是蹦迪现场的主持人和管理者。“黄金滩这个地方比较开阔,放音乐也不会扰民,一年前,我们一些爱好者就聚在一起跳,后来有人拍视频发到网上,慢慢积攒了人气,在网上就火了。”婷婷说。
“贵州有村BA,咱们有村disco,甚至很多外省的朋友都会来这儿蹦迪。”谈到黄金滩舞会的火爆,婷婷总有说不完的话。
除了蹦迪爱好者,黄金滩还吸引了职业主播前来打卡。专门拍黄金滩蹦迪的主播浩哥,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抖音新号开了半个月左右,就有2万多粉丝,有一个视频跑了差不多1000万的播放量。”
热衷于广场舞的孃孃伯伯、热爱健身的运动达人、带娃遛弯的家长、层出不穷的蹦迪爱好者纷纷奔赴黄金滩,在这里找寻属于自己的舞台。
8月初,有舞友发现,黄金滩不能蹦迪了。
“原来跳舞的地方被围起来了,不能进去。”白沙镇天灯村村民兵哥说,他是老舞友,在黄金滩蹦迪兴起时几乎天天去凑热闹。但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称“黄金滩蹦迪凉凉了”。
实际上,黄金滩蹦迪并不是关停。婷婷所在的白沙黄金滩大型蹦迪微信群里,早已发布了舞会地点移至成都神獒国际户外运动村的消息,新地点距离黄金滩约5公里。
神獒工作人员蒲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大概7月底时,政府找到我们,协调能否将黄金滩蹦迪舞会搬到这里,主要是考虑安全问题。”随着黄金滩蹦迪的“出圈”,现场人数越来越多,而附近是机场高速辅道,行人和车辆随时经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神獒国际户外运动村是一个主题乐园,白天需持门票进入园区。为了迎合舞友们的需求,园区不但实行每天下午5点后免费入园的新规,汽车停车费用也在相应时段从10元降为5元。
8月10日,黄金滩正式“搬迁”。
搬迁到神獒以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应该说是舞会升级了,以前可没有360度旋转的彩灯、LED显示屏。”婷婷说。
蒲先生告诉记者,舞台、灯光、地毯,前前后后园区大概花费了超10万元。“赤脚蹦都可以。”蒲先生坦言,每天几百人来到神獒蹦迪,为神獒带来了客流量,不过“经济效益上可能还没有增收,因为大家都是在免费的时段来”。
和婷婷一样,60岁的成立华也是舞会最初的组织者之一,他还是兼职的“DJ”音响师。
舞台旁的白色小房间内,放置着音响、音乐操控台等设备,晚上7点正式开始蹦迪,成立华总是提前半小时到场,调试设备、播放音乐。“早点把音乐放着,把氛围营造起来。”
“比起以前,现在的设备高端多了。”成立华说,过去每天他要负责从家里搬运音响,现在场地里有专门设置的小房间放置设备,“方便多了,也高级多了。”
受距离、交通等因素的影响,来神獒蹦迪的人不如黄金滩多。但是现场依然非常热闹,每天还是有数百人来跳舞,其中约70%是周边居民。
9月13日,记者来到神獒国际户外运动村时,台下的舞友们在主持人婷婷的带动下,摆动着身体。现场还设有专门的直播位,供网红拍摄直播。
在舞池里,市民张先生与家人站在靠后排的地方,忘我地跳着。最早他是在网络平台看见了神獒蹦迪的视频,带着“现场是否如视频拍摄的那般火热”的好奇心,想来一探究竟,“结果来了就被深深吸引了”。
烤生蚝、拌凉面、酒水……周边的小木屋里,一些游客闲坐着,边吃烧烤边欣赏蹦迪盛况。
在舞台旁,记者看到了温馨提示的牌子,上面写着:“此活动区域是跳舞爱好者们自然形成的。无团队,无负责人。安全问题更是自己负责。”搬迁到了新地方,安全问题还是有人担心,“毕竟现场人依然不少,碰撞以后争论的、吵架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反正耍得尽兴的时候,还是得提醒大家要有安全意识。”游客李女士说。
据了解,为了维护这里的秩序,新兴街道、辖区派出所每日会派人来巡护。
晚上9点,一位汗流浃背的大叔正大口喝着水,有人拍了拍他,“老李,把今天拍的视频发到群里哈。”两三位孃孃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打招呼告别。
夜色渐深,舞台灯光熄灭,跳舞的人渐渐散去。
“这就是一项群众性娱乐活动,只不过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等新媒体很容易把一个地方聚集的现象传播开来,变成网红性质的活动。”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黄金滩蹦迪舞会”爆火折射的是老百姓的休闲需要。他认为,只要不影响公共秩序与安全,官方不应过多干预,“不能从‘万一’的角度过多介入,最根本的还是‘一万’,其代表了老百姓的强烈需求。”
“官方过多介入和引导,就离人民群众很远了,并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对于城市来说,‘自发’就是最好的城市形象。”在吕德文看来,“黄金滩蹦迪舞会”与十多年前兴起的广场舞类似,开始也很稀奇,现在却变得普遍了。未来互联网的注意力一定会转移,热度会下降,但基于老百姓的需求,“黄金滩蹦迪舞会”不会消失。
与吕德文的观点相似,四川省社科院智库工作处处长、副研究员翟琨也认为,应该支持“黄金滩蹦迪舞会”的自由“生长”,但也需要注重文化的积淀与延伸、包容与拓展,赋予蹦迪一些新的文化内涵。
他解释,相关部门可以将其与成都大运会倡导的体育精神、健康理念联系在一起,或者与巴蜀文化等进行链接,赋予其新的文化意义。蹦迪最初就是为了追求自由、随性,而开放包容本就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样不仅能传承蹦迪最原始的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具备地域特征。如果能不定期组织一些主题活动,将使成都的城市形象更加多元。”
有人不远千里奔赴,有人隔着屏幕欣赏向往,这种不讲舞技只注重氛围的松弛感,不在乎结果的热爱狂欢,延伸着一座城市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黄金滩蹦迪”虽是民间自发行为,但并非任其“野蛮生长”。在黄金滩“出圈”的背后,除了参与者自觉遵守规则的默契,地方政府也应加强精细化管理,从现场用电安全、周边餐饮卫生保障,到定期疏散演练,为黄金滩蹦迪系上“安全带”。
如何在“野生”与“规范”中寻求平衡,也是对城市规划与社会治理的智慧考验。既要借流量之力,又要防流量之刃。打造“黄金滩蹦迪”特色文化IP+,跳出文化自信,维护好参与者热情,掀起全民健身热潮,为市民创造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生活,是大家的期盼,也是执政者努力的方向。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霁月 赵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