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国内科幻产业周边产品整体还处于上升和初级阶段
dracos购买的《流浪地球2》周边产品。
dracos购买的《流浪地球1》联名键盘产品。
未来事务管理局研发的桌游。
赛凡科幻空间大掌柜孙悦
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姬少亭
预售目标为10万元的《流浪地球2》文创产品,最终官方授权模型周边筹到1.2亿元。今年年初,这场科幻界的上亿元爆单项目,你参与了吗?
《三体》的强势出圈,《流浪地球》的爆火,使科幻产业周边受到追捧,其他科幻IP也争相试水,一场“新世纪烧钱计划”正在开启……能挂在墙上的moss蓝牙音箱、互联网主机密钥外形的充电宝、变形万能匣,甚至包括键盘、水杯、服装等,这些售价并不低的科幻电影周边产品,受到众多科幻迷的追捧并乐意买单。
科幻产业周边真的火了吗?据《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877.5亿元,其中科幻衍生品产业总营收48.3亿元,同比下降20.4%。总体发展依赖现象级产品,国创二次元科幻IP走向成熟,增长势头强劲。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将于10月18日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幻大咖和科幻迷将齐聚成都,科幻产业必将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针对科幻周边产品这个话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他们认为,国内科幻产业周边产品有可观的发展,但整体产业还处于上升和初级阶段。
回忆起6个月前参与《流浪地球2》周边产品的众筹,小马依然觉得不可思议,“我反复看了众筹结果,以为是千万,没想到是1.2亿元,我被大家巨大的购买力震惊了。”
今年1月28日,小马下单了一个“数字生命卡”,本以为能赶上3月女儿过生日时当礼物,没想到,到货时间为6月26日,让她险些记不起来自己曾经买的是什么。“我买《流浪地球2》的周边产品,纯粹是被电影的热度带动,应景买入。其实所谓的数字生命卡,科技含量并不高,就是一个U盘,玩了一个概念。”虽然新鲜劲已过,数字生命卡早被“束之高阁”,但小马觉得,“以后偶尔翻出来看看,想想我们曾经追过的科幻电影,也挺好的。”
玩具博主dracos比小马资深,《流浪地球1》《流浪地球2》的周边产品众筹他都参与过。在dracos看来,时隔4年《流浪地球2》的周边产品比《流浪地球1》的联名键盘产品,有了长足进步,从生活周边到数码玩具,联名产品层出不穷,甚至能够做到1:1复原影片中出现的形象。
不过,两场众筹还是让dracos感受到了国内国外周边产业的差距。“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周边产品就做得比较成熟,比如变形金刚的周边,在电影拍摄之前就做好了产品的预案,会做什么样的概念、会做什么样的形象,都在提前计划方案内。待到电影播出之时,这些产品就会立即同步推出。”dracos说,较为成熟的电影工业产出,也使国外科幻产业周边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生产流程。
“我个人认为,国内对于科幻电影周边众筹的热情较为依赖固定的IP,现在科幻产业周边产品离不开《三体》,也离不开刘慈欣。虽然现在我们都说IP和周边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当这个较为小众的圈子热度逐渐散去,后期的周边产业就会进入一个比较疲软的状态。”dracos这样分析道。
对于中国科幻产业周边产品的现状,赛凡科幻空间大掌柜、未来科幻大师奖创始人孙悦有一套自己的见解。
“从《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中,其实我们也能看到,科幻产业的规模还是比较可观的,无论在科幻游戏、科幻影视、科幻衍生品,都有一个可观的发展,但是整体产业还是相对比较薄弱。就现在整个产业的构成来讲,也是处在上升和比较初级的阶段。”孙悦认为,科幻产业周边产品作为文化企业和文化行业的一部分,一定是针对内容本身的衍生。广义上来讲,科幻产业周边产品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周边产品就是科幻的周边,“举个例子,《三体》小说衍生出来的首先是电视剧,基于电视剧衍生出来的实体产品,都算是这个文本本身所延伸出来的一个产业,或者说它的内容就是一个产品,是多类型产出的产品。”
“狭义的理解上,周边和文创产品有一些相似,它更多的是指实体和面向粉丝面向受众形成的一些消费。这个作品和这个IP内涵会有一些实物的产品,比如模型、手办、T恤,在这个范围内是和文创产品有类似之处的。总的来说,科幻产品周边和文创内涵相似,但是科幻产品周边延伸的范围更广。”孙悦说。
国内国外的科幻周边产业又有什么不同呢?在孙悦看来,其实可以从粉丝群体出发进行划分,这个小众而又特殊的群体,是科幻周边产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孙悦说:“中国本土的科幻作品有自己非常独特的一个‘中国式’的科幻审美,开发出的一些产品也会区别于欧美科幻的一些IP产品,目前科幻的整个人群(受众)其实是以年轻人为主,和国外有非常大的区别。单单从科幻文化的角度来讲,国外举办的科幻大会消费主力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年人,而我们中国更多的是年轻人。”
“所以年龄层的优势会决定周边产业市场的发展,这些粉丝,包括消费者,他们会和我们一同来成长。我们未来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孙悦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中国科幻的实体衍生产品,也是科幻迷的交流空间,能够让他们有家的归属感。科幻的粉丝是一个小众文化群体,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当他真正喜欢上科幻以后,黏性又会非常高,而且会一直关注下去。这也是科幻周边群体成长起来的一个过程。
“如果我们今天仍然认为文字之外的科幻产品都属于科幻周边,那就是一种刻板印象了。”姬少亭,既是资深科幻迷也是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作为行业资深参与者,她创办了另一颗星球科幻大会、铥铥科幻电波(播客)、宇宙抽屉(玩具)等品牌,7年来出版54册科幻书籍,发表了1500万字原创科幻小说。伴随科幻在中国的崛起,未来局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科幻的下一个时代而努力。
姬少亭说,很多行业人士在传统思维模式下,只认可文字的价值,而将文字之外的所有科幻产品都视作衍生品。“因为过去在中国科幻领域存在更多的表达形式就是文字,它成本更低,更容易传播。但在今天,如果站在整个科幻领域的立场上来看,科幻产品已经存在于各个领域,包括电影、剧集、游戏、玩具等,不少产品并非从文字衍生而来。是时候转换视角了。”姬少亭说,如果你站在不同的行业来看,比如游戏,从世界观搭建到玩法开发有一套非常复杂的生产规则;如果站在玩具生产角度来看,从创意到绘图到建模再到生产,它也有一套自有的完整体系和流程。所以,科学幻想是一种思维形式,可以被不同的载体表达,“如果我们今天谈论科幻,仍然把所有非文字的内容产品都看作衍生的话,那其实是不完备的,是不符合这个时代真实情况的。”
谈到现在的科幻原创设计产品,姬少亭说:“我们做产品,会非常尊重每一个行业的不同规则。比如电影、玩具、游戏等,都有不同的逻辑和生产流程,我们会摸索如何用科幻赋予产品更大的价值。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用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去工作。”
对于提到科幻作品首先就只能想到刘慈欣,会不会显得有点片面?姬少亭说:“不是有点片面,是非常片面。刘慈欣老师是这个时代稀缺性的存在,但他绝非中国科幻唯一的存在,当我们把目光放在不同的文化载体,就会发现科幻领域还有很多优秀的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