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教授解析李白蜀中读书与干谒
9月22日,海滨教授在阿来书房解读李白在蜀中的学习时光。
9月22日,名人大讲堂“李白文化季”的第二场讲座在成都西部文化产业中心阿来书房开启。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海滨入川开讲,以《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蜀中读书与干谒》为题,带领线上线下观众“梦回唐朝”,还原出李白在四川读书与干谒的时光,溯源延续千年的巴蜀文脉对他一生的影响。
对于李白,有人爱用天才来形容他,却忽视了其背后的努力。“天才有用的话,还要努力干什么?”海滨教授认为,李白绝不仅仅是天才,他的文学成就实际上是源于广泛多元、长期深入、认真勤勉的读书功夫。
从古至今,说起李白,人们多以天才、诗仙的美名褒扬。但李白的文学成就,尤其是诗歌成就,实际上源于广泛多元、长期深入、认真勤勉的读书功夫。
海滨教授介绍,唐代读书人往往喜欢遁迹山林,依傍佛寺道观,在清幽宁静的氛围中潜心经典,苦学不辍。李白选择的是故乡江油的匡山。李白曾这样描绘匡山美景:“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差不多有十年时光,就在风景美丽、生气淋漓的匡山画屏之中,李白含英咀华,养学养志。
李白读书到底有多努力和深入?海滨教授列出了一张李白的读书记录。根据史料记载,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岁通诗书;十五观奇书;十五学神仙;十五学剑术;前后三拟《文选》,不如意,悉焚之……其中一连串的“十五岁”,是因为李白对儒家经典熟稔,对万世师表孔夫子景仰,所以他大胆效法孔子所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说法,多次表示自己在十五岁这个经典的年龄节点,在各方面都有精进或突破。
李白在《赠张相镐》二首中写下:“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十五岁的李白已经不满足于大众教育的基本需求,而是自觉地搜求阅读奇书,可见其父亲对李白也采取了一种散养式的读书家法。也正是在父亲的启发引导下,李白以一流的辞赋大家兼蜀中乡党司马相如作为自己学习和超越的目标,从而进入了自主学习的阶段。
书剑意气,关乎天下;文武全才,报效国家。李白十五岁前后的另外一门功课是学剑练剑,他人格魅力中具有豪侠仗义狂放不羁的特点,甚至如今某知名游戏中关于李白的人设,都与李白任侠学剑有关。
海滨教授认为,李白在故乡的匡山读书经历,呈现出三个特点:多元,勤奋,取法乎上。在读书过程中,对标一流,取法乎上,这正是李白“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和“圣代复元古,大雅振新声”的文学梦想的源头活水。
大约在二十岁,李白进行了一次远游,开启了自己的人生干谒之旅。何为干谒?海滨教授讲解,在唐代,干谒是常见的文人探索政治出路的行为,读书人向朝中高官和地方要员自我推荐,以求汲引,希冀在仕途上一飞冲天。这一次远游,李白从江油一路南下,先探访了益州(成都),然后继续南下,经过峨眉山脚下再一路游历到渝州(重庆),在这两座城市分别干谒了苏颋和李邕。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回忆:“前礼部尚书苏公出为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礼。因谓群僚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
海滨教授解读,这一次干谒活动,苏颋充分肯定了李白的文学才华;至于政治才干,苏颋未做任何明确表态。宰相出身,饱经宦海浮沉,城府高深难测,苏颋给李白这番别有意味的回应,李白恐怕未必完全理解到位。他千恩万谢,兴冲冲地继续漫游成都,期待早日得到更好消息。
而在渝州(重庆),干谒刺史李邕,于李白而言却是另一番感受。李邕是一位既有真才实学又充满纵横意气的名士,才华高,能力强。他的父亲李善所作《文选》注,正是李白这样的青年才俊学习《文选》的案头必备参考书。李邕将心高气傲的李白打击了一番,不服气的李白直呼其名,以一首诗《上李邕》来回应。诗中写道:“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不打不相识,后来李白与李邕成为忘年之交,李白还为他所敬重的李邕写下很多诗歌。
海滨教授认为,李白这两次奔走干谒的意义,既彰显了李白的才华、个性,也促使李白学会成长。苏颋在点赞之外,也提醒李白要“广之以学”;李邕的冷遇本身就让李白体验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知晓了天高地厚。所以,此后李白登上了峨眉仙山,表达了游仙理想后,还是老老实实地回乡读书,继续修炼“内功”。
经过漫游干谒,李白开阔了视野,省察了内心,荡涤了青春的躁动,积淀了走向成熟的理性,而心目中的理想蓝图也变得更加切实,更加美好。开元十二年(724年)的春天,李白二十四岁,学业有成,羽翼丰满,下定决心走出巴蜀,探索外面的世界。他后来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回忆道:“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也许李白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次离家,一生再也没有回来。有意味的是,这位有情有义的巴蜀才俊,从故乡的匡山到三峡的巫山再到荆楚大地的荆门山,行程就足足用了十五个月,一路上饱览山川,游历城邑,拜别故人,还写下了别乡三部曲:《别匡山》《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每一首诗都以“别”命题或命义,留下了自己从巴蜀匡山到峨眉山直至荆楚荆门山的行程记录,表达了其对故乡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
海滨教授笑言,李白诗中所写的这种感觉,就像一位首次离家读书的大学生既憧憬未来又难舍故乡的心态。好在,负载万里行舟的,依然是从故乡巴蜀而来的清流,这一派清江,代表着故乡,不仅送李白到眼前的荆楚大地,还要送李白到未来的远方。
据悉,“名人大讲堂”定位为普及性、大众浸入式的知识讲坛,力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传承活动品牌,自2018年至今,已邀请多位名家围绕四川历史名人和传统文化优势资源,解读中华文化巴蜀因子的独特魅力。2022年名人大讲堂迎来全面升级,首次设置“主题季”,并于2023年9月正式迎来“李白文化季”的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