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执着坚守20余年:
重庆万州区大周镇长江边的中山杉林。任凭供图
长江万州段绿化消落带。重庆三峡融媒中心冉孟军摄
任凭在中山杉树林里接受采访。李茂佳摄
重庆万州瀼渡镇,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重庆三峡融媒中心冉孟军摄
耐旱植物会在丰水期被水淹死,耐水植物会在枯水期旱死,一般植物在消落带无法生存,这导致整个库区消落带每年被带入长江中的泥沙有1亿多吨,生态治理与恢复是个世界级的难题。能不能找到一个树种,能够适应消落带半山半水的特殊地理条件?
沱口试验,看似“小小试栽”,却在治理长江三峡库岸“消落带”上落下了重重的一笔。
重庆市万州区种植了3200余亩中山杉,守护长江70公里库线,开创了将高大乔木植于水下的世界先河,解决了消落带治理的世界难题。中山杉在万州的故事,是林业科研团队20多年的坚守。
中山杉在长江两岸如何从“树”到“林”?8月初,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跟随重庆市万州区林科所原所长、正高级工程师任凭的脚步,探寻中山杉在万州的前世今生。
8月4日上午,酷夏。万州城区长江大桥下,一个名叫沱口的地方,中山杉树林里。林外高温难耐,长江船来船往;林里凉风习习,满眼翠绿。“这里原是一个江边码头,随着水的涨落成为消落带。”
大学毕业后,任凭就进入重庆市万州区林科所,一辈子都战斗在林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一线。为治理消落带,他们试种过狗牙根、苍耳,还栽过桑树、水桦等水陆两栖植物和树木,效果都不好。
2002年,由江苏南京对口支援到万州的中山杉,引起了任凭的注意。当年,2万株中山杉被引种到长江万州段水位线150米左右的岸上。经过三年陆上生长,这片中山杉生长表现良好,没有发现林木有明显的病虫害及其他受害现象。任凭高兴极了,开始接下来的中山杉水下生长试验研究。
2005年,三峡水库蓄水前进行林木清库,为保护这片成林的中山杉,任凭多方争取,将700多株中山杉移栽到附近的山上,但事与愿违,因是裸根移栽,又赶上当年大旱,这批中山杉死伤殆尽。
把中山杉栽植在消落带,能成活吗?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任凭脑海中。
“我们乘船沿长江万州段干流进行了考察和测算,发现万州境内近24平方公里的消落区,165米至175米水位线范围内的区域总面积为1.6万亩。”任凭介绍说,他们计算过,只要5000万元,就能把万州境内9375亩的滩涂及湿地全部种上中山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消落区生态治理难题。
2009年3月,任凭和同事将林场基地里特意培植的208株中山杉移栽在沱口江边。“这里离城近,便于观测和培育,更有利于城市景观改造。”当年10月,三峡工程蓄水到175米,中山杉完全淹没在水中。“那些日子,我也睡不好,就是担心这批苗子是否能熬过丰水期。”
2010年初春,任凭来到沱口江边,江水正缓缓退去,晨曦中,一部分中山杉露出了郁郁葱葱的树梢,树枝上的新芽隐约可见。
只有4棵死亡,204棵中山杉完全成活!任凭忙着把喜讯告诉给他的团队。看到中山杉发出的新芽,大家激动不已。
经过14年的成长,当年3-5米高的树苗如今已成树林,平均高达15米。任凭特意指着一棵根须裸露的中山杉让记者拍照,“你看,根系好发达,防浪固沙效果特别好。”
任凭介绍,消落带是河流、湖泊、水库特有的一种现象,是季节性水位涨落和周期性蓄水造成的。消落带周期性露出水面,半年水中浸泡,半年陆地裸露。
长江水位30米的涨落在万州境内形成了近24平方公里的消落带,它像帅哥脸上的疤痕,又像美女脸上的雀斑。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疤痕”“雀斑”祛掉,好看又有用?
耐旱植物会在丰水期被水淹死,耐水植物会在枯水期旱死,一般植物在消落带无法生存,这导致整个库区消落带每年被带入长江中的泥沙有1亿多吨,生态治理与恢复是个世界级的难题。能不能找到一个树种,能够适应消落带半山半水的特殊地理条件?任凭介绍,在20世纪,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南沿海出现大面积的盐碱低洼滩涂土地,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专家们积极探索优良适生植物,决定对落羽杉属树种进行选优杂交育种。1973年至1983年10年间,科研人员历经数百次的失败,终于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雌性落羽杉母本和雄性墨西哥落羽杉母本杂交而成“中山杉302”,成为全国首批通过国家级审定的16个林木良种之一。但是,这么好的林木能否在消落带上成功种植?任凭,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沱口试验,看似“小小试栽”,却在治理长江三峡库岸消落带上落下了重重的一笔,开创了将高大乔木植于水下的世界先河,解决了消落带生态治理的世界难题。
老了,瘦了,头发白了。
从2002年算起,任凭和他的团队已坚守了20余年,用脚步丈量长江边上的山山水水,寻找每一块适宜栽种的土地;每年测量中山杉的胸径、树根,为每一片中山杉建立档案;对育苗企业悉心辅导,让中山杉走出万州,为治理消落带贡献万州经验。
就像看待自己用尽心血抚养的儿女一样,任凭在万州大周镇长江边的中山杉林里感慨万千,他一个劲地夸中山杉的好:耐涝耐旱耐寒、耐盐碱、抗污染、树形优美,根系发达,根须扎入土层可达3米,主根还可蔓延成四周根须,具有抗浪防沙的作用,“真的是好看又有用。”
成活率高达85%,成林快,中山杉在万州消落带上成功种植,引起业界极大的关注。
南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殷云龙教授半信半疑地来到万州,看到长达4个多月没于深水中的中山杉显示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十分惊奇,“作为中山杉的选育者和培育者,在水下造林还从未有过。在水下10米还能成活,感到非常震惊,这种新的尝试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意义。”
中国林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院士,曾经来到万州中山杉瀼渡基地,细心观察和打量每一根树干每一片枝叶,“上次是看沱口那片老树,这些小树在长江165米水位线以上栽植是没有问题的,长得很好,特别高兴。”清华大学刘雪华教授表示,来万州之前,没有想到中山杉还有这么高的成活率,说明三峡库岸消落带是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解决的。
沱口试验成功后,任凭的团队又把淹没试验的区域延伸到165米-175米范围内,试探更低水位的适应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万州区在长江两岸的新田镇、武陵镇、瀼渡镇、溪口乡、大周镇、燕山乡、高峰镇、黄柏乡、百安坝街道和陈家坝街道等地消落区推广栽植中山杉试验示范林,目前已达3200余亩,守护长江70公里库线。
任凭说,万州境内,165米以上水位线区域适宜种植中山杉的消落带有6000多亩,一来需要很多资金;再者,今年5月1日生效的重庆市消落带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在消落区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杆作物,适宜区域哪些地方能够种植中山杉,还需要多方论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李茂佳 罗惟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