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行游-
A13行游
  • ·云山雾海萦响水
  • ·钓源古村之美
  • ·千步古道上龙门
  • ·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钓源古村之美

  

□李珂珂

  对一个地方的喜爱,首先源于它的名字。
  钓源古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兴桥镇,“钓”和“源”,只轻吟这两个字,就诗意十足。念着念着,仿佛看到了一幅清艳而温婉的画卷。揭开名字的轻纱,看到画里的人,画里的物,透着经年的美意。伴随宋元明清历史的车轮,一路浩浩荡荡,历经千年的风雨历程,小村从苍茫中走来,厚重而悠远。
  据说钓源古村是欧阳修后裔的聚居地。欧阳修的祖先欧阳托最先居于庐陵,后经吉水县迁往永丰县然后到此地。千年的钓源,讲述着欧阳家族的兴衰史,更折射着庐陵文化的千年光芒。那三十多对旗杆石,保存完好的祠堂,长长的照壁,精美的石雕、木雕和彩绘,无不向世人展示着“江南民居博览园”的气魄。
  好奇的人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一座千年古村落神秘的面纱。别急,朋友,钓源,早已悉心地给迫切想要走近它的人们,展开了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
  从明代到1916年,经历了四次“手术”的欧阳氏祠依然矗立在村口,静静地回望着辉煌的岁月。它是全族的总祠,呈“品”字形布局。前厅下的大天井和东上厅两边的小天井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大的“品”字。这种“天呈品,地呈品”的结构,神秘而有韵味,寓意欧阳氏的子孙要有高贵的品质,有品位、有追求。
  忠节第牌坊是礼派宗祠前的重要建筑,是全村十六座牌坊中的唯一遗存。牌坊三檐单门,门前是七星望月的池塘,坊前栽着四株元代的璎珞柏,伫立在四季里,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传承着庐陵文化“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使命。
  钓源犹如一块璞玉,低调而又含蓄,朴实而又静美。一砖一瓦、一池一巷皆古香古色。青石板铺的路走来光滑而有古韵,条条巷道的青石板下都有暗道,均为青砖砌成。雨水过后,整个村子里没有泞泥,有的只是清新的景象。
  当我们的双脚轻轻踏过青石板,和那久远的足迹重叠。当年羽扇纶巾的名士,带着银元和布匹,骑着高头大马从异乡回来。那哒哒的马蹄声,仿佛就在我的脚下徘徊……
  古村之美在于她的沉淀和韵味。青石板,青灰的瓦房,屋檐密布的缝隙里天空犹如一线……每一处建筑都述说着古村厚重的历史文化,隐约可现昔日的辉煌与鼎盛。
  凡是来到钓源的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身心毫无保留地交给这座藏在灵山秀水中的村落。陶醉在一泓池水里,陶醉在朱檐灰瓦中,陶醉在深院清秋里,巴不得时光慢一点,再慢一点。直到在一头宽一头窄的喇叭巷中,与忙着晾晒东西的大姐相视一笑,有鸡犬在巷道里自由穿梭,有孩童在嬉戏玩耍,巷道的尽头,有袅袅炊烟升起,这地道的乡村美景,让人流连不已。
  置身古巷,嗅着袅袅的炊烟,尤如穿越了悠远的时空隧道,不知不觉地,就把自己置身于明清时代的社会生活中。风雨廊桥的倒影;雕龙画凤的砖饰;长道短巷的青苔;宅院重檐错落,让人生发出“寻古风之悠远,觅流韵之长传”的雅兴情思。
  阅读着钓源古村的池塘、风雨廊桥、石板路、照壁,既是一帧鲜活的时光画卷,也是一枚民俗民情的生动符号。在廊桥上听戏、逗蛐蛐、搓麻绳、纳鞋底、抽旱烟……多惬意!
  循着夕照的青石板小巷,我像一只前世的燕子,想从远古的瓦缝砖隙中,打探钓源古村经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