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时 物候志
北京秋色渐浓。10月22日,游人在北京园博园内游玩。新华社发
金秋时节,秦岭深处的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旅游环线公路,原生态的自然风光美如画卷(10月22日摄)。 新华社发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凉意渐深,秋风渐寒。10月24日,当眼见街头巷尾的落叶逐渐变黄,在萧瑟的秋意中,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就在悄无声息中到来了。这是一个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而天气渐寒始于此时。
霜降节气,就一定会“降霜”吗?其实不然,细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记载,“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而凝结成霜,并非从天而降。霜降时节,反映的是“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
“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还能看到古人对于霜降三候的描述。其意为,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叶都枯黄掉落;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而从古人观察到的走禽及草木的变化中,也能感受到这一节令中自然万物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冬所采取的行动。
“应节谁穷造化端,菊黄豺祭问应难。”唐代文人徐寅所写的《霜》一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人情变迁的感慨。而细细揣摩其中的诗句,会发现他描写了一种早就被古人观察到的动物行为——“豺祭”。
据《吕氏春秋·季秋》记载:“菊有黄华,豺则祭兽戮禽。”高诱注:“(豺)於是月杀兽,四围陈之,世所谓祭兽。”意思是,豺在深秋时节捕杀猎物以储备冬天的粮食,捕多了吃不完的就放在那里,用人类的视角来看,就像是在“祭兽”,就像人类摆放祭品在祭祀上天一样。于是,就有了“豺乃祭兽”的说法。
纵看二十四节气中,关于动物祭祀上天的描述,豺祭并不是孤例。譬如,在春天的雨水节气中,一候为“獭祭鱼”,说的是彼时水獭喜欢把鱼咬死后放到岸边、依次排列,像是祭祀一般。同样《吕氏春秋·孟春》中所写:“獭獱,水禽也,取鲤鱼置水边,四面陈之,世谓之祭。”
其实,无论是水獭还是豺,其所表现出的“祭天”行为,其实都是古人赋予其的特殊含义,同时也代表了古人一种朴素的自然观。《礼记·王制》中写道:“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可见,古人将“豺祭”,作为狩猎季节开始的标志;又将“獭祭鱼”,作为古时放松渔禁的信号。
此外,《汉书·货殖传序》也记载:“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屮[cǎo]木未落,斧斤不入於山林;豺獭未祭,罝[jū] 网不布於壄泽;鹰隼未击,矰弋不施於徯隧。”古人将“豺獭之祭”作为自然物候的代表性事件,并借由这些动物的行为,来判断江河中的鱼类、山野中的猎物是否充足,以取用有节,足见古人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北京秋色渐浓。10月22日,游人在北京园博园内游玩。新华社发
立春,蛰虫始振,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惊蛰,蛰虫惊而出走矣,春雷唤醒地下藏伏越冬的蛰虫;秋分,蛰虫坯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霜降,蛰虫咸俯,蛰虫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意味着冬天即将到来……
翻看二十四节气中的物候变化,就不难发现,蛰虫是较为频繁出现的、表现气候变化的生物。而节气之一的惊蛰,直接以蛰虫命名,也是唯一一个名字和动物相关的节气。但其实,这些也都是古人赋予其的民俗寓意,从科学角度说,真正影响蛰虫生活习性的,是气温带来的变化。
秋意将尽,寒冬不远。虽然在霜降节气,无论是枯黄的落叶、蛰居的昆虫,还是准备冬眠的动物,都在告诉人们肃杀的冬日快要到来,但此时,正好也进入了滋补的季节,恰好是“贴秋膘”的时令。天气渐冷后,大街小巷开始飘荡着烤红薯、炒栗子的香味,还有皮薄汁甜的柿子,更为深秋增添了一丝甜蜜。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虽在文人墨客书写的诗篇中,深秋的霜降总是满载着失意与惆怅,是黄叶飘零的意境萧疏,可霜降节气过后,漫山遍野的枫树就会在日渐频繁的冷空气下变成红黄色,成为大地一片萧索中极为亮眼的颜色。不妨在怀揣对冬日的期待中,与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告别吧。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记者李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