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倪自放
作为一部大题材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以下简称《志愿军》)没有局限于激烈的战斗场景刻画,而是在历史观和生动人物形象两个方面真真切切地下了功夫,其前半部分相当多的篇幅就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为何而战?即抗美援朝战争的合理性、必要性、正义性,此后的部分才是如何战。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军》是一部微言大义的作品。
对于抗美援朝战争而言,何谓正确的历史观?“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所在。
对于电影《志愿军》而言,影片开篇部分通过对战争初期的描摹,通过表现领袖们的决策,通过对多个国际场景的复原,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1950年,为了捍卫和平,为了让祖国获得长久的安定,中国军民一心,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表现这场“立国之战”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但《志愿军》三部曲是第一个以全景式的呈现方式,向观众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从决策出兵到结束战争这一完整过程的电影。这是宏观的部分。
对于为何而战,《志愿军》也进行了回答。
电影《志愿军》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深入浅出地回答了这个问题。1950年的国庆招待会期间,朝鲜战场形势已经非常紧张,毛主席在国庆招待会上和民主党派、爱国人士交谈,他与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有一段对话。
这是一个在虚实之间进行巧妙地艺术再造的情节。真实的历史事实是,林巧稚在1949年开国大典受到邀请时没有去,因为她在医院值班。毛主席是在1956年接见了林巧稚。影片表现的内容是1950年国庆招待会期间,毛主席问林巧稚,如果敌人的飞机把炸弹扔到了你们协和医院,你会怎么做?林巧稚说,我会用我的生命保护所有的孩子。毛主席与林巧稚的这段对话,是能够让现代年轻观众读懂的关于“新生”与“牺牲”的最直观解读,对话只是三两句,对历史观的阐述却一点儿都不含糊。
在塑造历史真实人物时,主创们除了还原人物那些人尽皆知的特点,还着重挖掘他们独特的情感。作为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也有愁肠百结之时,他有一段台词,大意是,人这一辈子总要经历一些难事,挺一挺会过去。作为著名的38军军长,梁兴初虽为“虎将”,却宁愿自己违纪也要保护将士生命。他挨骂是历史事实,但电影中的艺术创造是,他被彭总安排改正错误的方法,是到外面唱十遍《国际歌》。
黄晓明饰演的113师师长江潮,也是《志愿军》中的一个亮点。现实中的113师师长江潮是河北人,拍摄中黄晓明特地向身边的河北籍工作人员请教,同时细心揣摩战士们的生活、作战习惯,拍摄前他特地将嗓子喊哑,以呈现弹片横飞的战场上“通信靠吼”的真实状态。黄晓明演的人物是真实人物,情节也是真实的情节,包括命令大家脱外裤光着腿过江都是真实历史。片中志愿军在14个小时赶了145里路也是真实的,在国际战争史的长途奔袭里排名第一,是一个奇迹。黄晓明将江潮塑造成一个有勇有谋、胆大心细的将领,还有一些幽默感。
不管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还是虚构的人物形象,《志愿军》塑造的人物众多,但没有“废笔”。影片中,为中国代表伍修权担任翻译的两个女同志,一个是唐笙,一个是李晓。章子怡饰演的同声传译专家唐笙是真实历史人物,是一位在美国的华人。张子枫饰演的从国内去联合国的年轻翻译李晓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唐笙和李晓在翻译间工作,李晓将一把钥匙挂在前面,看到钥匙,唐笙愣了一下,李晓解释说这是家门的钥匙,爸爸在朝鲜战场。唐笙说,我也想有这样一把钥匙。家里的钥匙代表着家,对于唐笙来说,则是对祖国的思念。现实是,唐笙不久回到祖国,成为中国同声传译的开创者。
在塑造这些生动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志愿军》的情感是饱满的、真挚的。比如,血战松骨峰之后,三连连长召唤战士,士兵们在硝烟中举起满是烧伤的手,接着镜头切换到伍修权在联合国大会现场举手,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无论是松骨峰上发生的战斗和联合国大会上发生的交锋,还是70年前的战争和现代年轻人的理解,都是自然链接着的。 据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