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宽窄巷-
A12宽窄巷
  • ·徐兴国:艺无止境,始终会有遗憾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徐氏泥彩塑”师承可追溯七代

徐兴国:艺无止境,始终会有遗憾

  徐兴国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 李雨心摄

徐兴国作品《卧佛》,现存绵阳罗汉寺。受访者供图

  徐兴国作品《文殊普贤》,现存重庆璧山滴水寺。 受访者供图

徐兴国著《徐氏泥彩塑技法》。李雨心 摄

徐兴国在绘图设计泥彩塑作品。李雨心 摄

  地处四川盆地中部的遂宁市大英县,有着被称为手工制盐“活化石”的卓筒井,创始于清朝、代表四川古代特色音乐的象山花锣鼓,无一不显示出这座小城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这里更诞生了一种全靠双手精雕细琢的艺术,那就是五十年不变色、百年不变形的“徐氏泥彩塑”。
  时光回到清末时期,川中塑像名师杨子园、罗体成收徐得亲为关门弟子,是为“徐氏泥彩塑”的发端。徐得亲之子徐兴国自幼随父学习雕塑、绘画、书法艺术,传承了衣钵。数十年的岁月流转后,2008年初夏,泥塑(徐氏泥彩塑)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徐兴国的泥塑工作室位于大英县城宁静的街道上。合上玻璃窗,隔绝街道上车辆穿行的轰鸣声,古稀之年的徐兴国面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说起了那段久远的故事。
  谈到自己与泥彩塑产生交集的伊始,似乎又回到了那段尘封的岁月中。“我们徐氏泥彩塑是祖传的手艺,主要就流传于四川省大英县一带。我能够继承这门手艺,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原因促成。”徐兴国说。

五十年不变色百年不变形
独具艺术风格和技艺特点

  几张大桌子组成的宽大桌面上,凌乱地摆放着诸多画画的用具,毛笔、水彩、墨水、画盘……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徐兴国都会在这里度过。当他铺开画纸,戴上眼镜,提起毛笔细细描摹人物的形态,仿佛进入了一个独立的空间,窗外的喧嚣难以影响到他丝毫。
  泥塑,也称“彩塑”,是中国民间雕塑工艺之一。中国人自古对泥土有着深厚的感情,上古神话中女娲“捏土造人”的故事流传至今,见证着人们世代流传的泥土情结。所以,当说起这门手艺的历史渊源,徐兴国说,这恐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从人类掌握火的使用,就开始用泥巴来制作器皿了。“你看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就出土了不少泥塑像。所以用泥巴做器皿、做工艺品的历史,那是早得很了。”
  虽然在历史的风云中,何人发明了泥塑难以追寻,但说起“徐氏泥彩塑”的历史,徐兴国回忆起不少点滴。在20世纪30年代,徐兴国的父亲徐得亲用八块大洋当作礼金,拜到罗体成门下学习绘画技艺,而后又向川中塑像名师杨子园学习泥塑,成为“徐氏泥彩塑”的发端。徐得亲在得到大师真传后,开始潜心钻研,最终形成了自成一派的徐氏风格。“这门手艺,到我父亲那儿正式成型,但是究其发源和继承,也是继承了前人的基础。‘徐氏泥彩塑’师承可追溯七代,到清中晚期,有近二百年历史。”徐兴国说。
  “徐氏泥彩塑”逐渐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风格和技艺特点。题材主要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为主,表现对象以人物为主。而技艺手法主要以圆雕、浮雕、单尊、群像等形式来反映。作品最大的几十米高,最小的仅仅几厘米,大中型作品主要为寺庙、景点制作。
  “一件完整的泥彩塑作品,要先从绘图设计开始,包括白描、效果图和施工图。将作品设计好后,再打桩扎架,把架子扎出来,有些架子还要用草绳子来捆。”采访中,徐兴国透露了“徐氏泥彩塑”的完整工艺流程。在塑像的架子搭好后,要砌粗坯,再上细泥。白坯干透后进行修补,刮灰打磨,做立彩花纹,上彩贴金,最后开相完成。
  “做细泥算是最费工的步骤,首先每一部分都要把它做到位,要把形象做得像,还要把体积做够,衣服的纹路要全部整理好,要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个步骤非常关键。”徐兴国说,“徐氏泥彩塑”人物造型特点是以传统中国绘画为基础,衣纹服饰讲究的是“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于是创作出的人物形象气韵生动、超凡脱俗,透出古风雅韵,独具艺术风格和技艺特点,能达到五十年不变色百年不变形。
  用徐兴国的话来说,一件好的作品用肉眼就能看出来。塑像的比例是否协调,人物的服饰是否符合其身份,面相做得是否好看精致,任何一点都不能忽略。“衣服要做得飘逸灵动,色彩要配得均匀,身上的花纹要合适。做好一个作品,有很多的讲究。”

曾参与丰都鬼城雕塑工程
祖孙接力传承“徐氏泥彩塑”

  徐兴国出生于1953年,现在正好步入古稀之年。回望自己与泥彩塑紧密相连的一生,在这条道路上对其影响最大、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自然是他的父亲徐得亲。说起父亲,徐兴国感慨连连,一句“他是穷苦人家的孩子”,道出了手艺人的坚守与传承。
  “我的奶奶走得早,爷爷又是佃户,父亲作为四弟兄的老大,身上还带着残疾。所以他就被送去读书。他很聪明,后来又被送到蓬莱镇草西街,跟罗体成学习了画画,又跟杨子园学习了泥塑。”徐兴国印象中的父亲,不仅手艺好,还十分全能,不光能做泥塑,还会修锁、配钥匙、修钢笔、修钟表,而且十分讲诚信,从来没有跟人“扯过筋(起冲突)”。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下,徐兴国也对这项用泥巴捏造的艺术产生了兴趣。他说,当时能够学习的书籍太少,父亲和他的老师接受的都是非常传统的技艺学习,于是他就从绘画的基础学起。“首先学白描,还要学调制颜色,学习哪些颜色怎么用,怎么用石头、植物来取传统的颜色,还有做人物的比例之类的。”幼时的徐兴国,自己会悄悄用泥巴捏一些人像藏到床下,慢慢累积了些基础。
  20世纪80年代,徐得亲、徐兴国父子被邀请参与丰都鬼城的雕塑工程,八年中设计并完成塑像两千余尊,为丰都出了一份力。2001年,他们又开始进行绵阳罗汉寺万佛城的塑像工作,完成小佛像一万两千余尊,另塑九米以上佛菩萨像四十余尊。至此,徐兴国完全接过了父亲的衣钵,将“徐氏泥彩塑”这一独特技艺继承并发扬光大。2008年,“徐氏泥彩塑”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徐兴国双手诞生的泥塑像已经不计其数,但说起最为满意的作品,他却没有给出最终的答案。“其实很多作品,当时自己觉得相当满意了,过段时间又会觉得很平常。”徐兴国说,艺术没有止境,永远还会有更好的作品。“有些作品你要隔几年去看,当时做的时候有一些毛病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始终还是做不完美的,总会有些遗憾。”
  泥彩塑从徐兴国父亲的手中,传给了他,又传到了他儿子徐小勇的手上。现在的徐小勇,也坐在工作室中的板凳上,做着自己父辈祖辈做过的事情,传承着他们用心保留下的技艺。
  “我们本身就是民间的工匠。”徐兴国说,他们想要表达的艺术和思想本身,都蕴藏在了作品中。“工匠的东西只要做得好,各方面都达到了,别人自然会理解。对我来说,泥塑不仅仅是一门手艺,还承担着社会教化功能,因为我们的作品多以宗教故事和历史人物为题材,宣扬真善美。”
  采访中,徐兴国几次强调了“艺德”,他表示匠人要讲“艺德”,做手艺更要讲诚信。“你要尽最大努力,对得起别人付的钱,必须要把东西做好。但做好这个事情,也是没有止境的,就尽心尽力地去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刘可欣 实习生 周玉玲